神秘舜文化藏精之處
舜帝陵分為兩個自然院落,主要建筑有玉帶橋、神道、山門、午門、拜殿、正殿、寢殿、左右廂房、左右碑房和碑廊等,三面宮墻環繞,結構嚴謹。
是我國始祖陵中最高最大的陵,被稱為“華夏第一陵”,早就聽說過美麗與神秘兼具的九嶷山舜帝陵,更一直感動著舜帝那種“勤為民,憂苦人,只為蒼生不為身”的崇高精神。
近日去了一趟湖南的寧遠旅行,不僅 為美麗的九嶷山自然風光所迷惑,同時也對九嶷山深厚的人文景觀深深回味,尤其是九嶷山那么多美麗的傳說。
一一尋覓以后,心底深處便長留著舜帝折服世人的人格魅力。稻浪滾滾,隨著林立挺拔、峻峭秀麗的九嶷群峰一起一伏,美得讓人窒息。美麗九嶷美麗傳說,九嶷山位于湖南永州市的寧遠縣城南30公里處,素以瑰麗的風光。
奇異的溶洞,珍貴的遺跡和 美麗的傳說而聞名中外,令人神往。《水經注》云:“蒼梧之野,峰秀數郡之間,羅巖九峰,各導一溪、岫壑負阻,異嶺同勢。
游者疑焉,故曰,九嶷山。”讓世人 矚目的。是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中的記載:“舜南巡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九嶷山,又名蒼梧山,屬南嶺山脈之萌渚嶺。
縱橫2000余里,南接 羅浮,北連衡岳。據說舜帝逾百歲那年到南方巡視,不幸歸老在蒼悟,后來葬在九嶷山,此地于是被后人稱為了零陵。神道全長210米,兩旁并列有龜、羊、麟、象、獅子、犀牛和文官及武官等石人石像,形神肅穆。
舜帝,我們的始祖,自小聰穎、勤勞、孝順,卻幼年喪母,多遭磨難。舜的后母和弟弟因嫉妒堯帝把他的兩個女兒賜給舜做妻子,同時也貪圖堯帝賞賜給舜的眾多田地和財產,多次密謀傷害舜,并想置舜于死地。
而舜每每事后都是以博大的胸懷去寬恕并原諒他們,加以侍服,孝感動天。看著遠遠近近的前來祭奠的游客,我仿佛被拽回到歷史中去。我相信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文化的回歸,是對先祖的肯定、是對民族魂對道德觀的弘揚。
舜在攝政期間舉賢任能,與蒼舒等十六人輔佐堯帝。除去共工、顴兜、三苗等惡人,使天下大治;堯死后,舜即位。舜帝知人善任,仁愛臣民,命禹作司空,主管 水土;命棄作后稷,主管農業。
命契做司徒,主管五教;命皋陶主管五刑等等,開創了上古時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故深受萬民擁戴。舜帝的一生,是仁孝開明的一生。以德為先,重教化,對中華民族淳厚民風的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以說,正是以農耕文化為內涵的炎帝文化,以政體文化為內涵的黃帝文化,以道德文 化為內涵的舜文化,共同鑄就了中華文化的三座里程碑。
九嶷山勝名于舜帝之南巡。這里峰巒疊峙,深邃 幽奇,千米以上的山峰有90多座,多為砂頁巖、花崗巖、變質巖組成,屬中山地貌類型,人稀地廣。
九嶷山的最高峰為畚箕窩,海拔1985米,東起癩子山,西 至豐村大嶺山,橫跨30公里。此外,在四馬橋鎮有大風坳、牛鑾心、大河坳等高山。在洪塘營瑤族鄉有老虎坳、大風坳、野人沖、鍋巴山、大蓋坳等高山。
此起彼伏連綿不斷,九嶷山主景區九峰聳立,巍峨壯麗,溶洞密布,綠水長流,自然風光十分秀麗。九嶷山以舜源峰為首,娥皇、女英、桂林、杞林、 石域、石樓、朱明、瀟韶等八峰拔地而起。
如眾星拱月,簇擁著舜源峰,緊緊依偎在兩旁的娥皇峰與女英峰。特別端莊秀麗,婀娜多姿。登臨舜源峰,極目遠眺,莽 莽群山,綿延起伏,如千帆競發,奔騰而來,不禁使人想起“萬里江山朝九嶷”的佳句。
舜源峰下,有舜帝陵,紅墻碧瓦掩映在綠樹叢中,秦松漢柏高聳入云,香杉 修竹茂密蒼翠。碑碣林立,遺跡甚多。九嶷山也是一個瑤族聚居區,瑤族的瑤歌、花鼓以及瑤族姑娘出嫁時的“坐歌堂”婚俗,都是風趣而極富情致的民俗活動,使人樂在其中。
此外瑤家的銀飾、刺繡、編織、挑花等,更是久負盛名的手工工藝品,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舜帝陵一直以來都是炎黃子孫朝拜祭祖的圣地,目前已被列為湖南省的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建筑雄偉史跡悠長,九嶷山的舜帝陵是舜文化的藏精之所。位于舜源峰腳下的舜帝陵,與娥皇、女英兩峰對峙。舜帝陵坐北朝南,規模宏大。建筑雄偉,由山門、午門、拜殿、正殿、寢殿等建筑構成。
占地面積約80000平方米。在青山綠樹的環抱中,舜帝陵顯得格外莊重而神秘。舜帝陵一直以來都是炎黃子孫朝拜祭祖的圣地,目前已被列為湖南省的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拜謁在舜帝陵,似乎隱隱約約聽到了昔日的馬蹄聲疾,喑喑啞啞,匯成一種天籟之音。從夏、商、周而來,鼓號聲聲,旗幡飄動,帶著累累風塵,在這山間峽谷里響起。
忽而又鈴鐺清脆,輕車慢騎,向唐宋而去。艷麗的朝暉,蒼涼的晚霞,讓前來膜拜的游人,感受時空之真,領悟自然之美。九嶷山,是九個山峰,是一爿精神 沃土,是一塊思想圣地,更是一股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氣勢。
它們在天空之下大地之上,在歷史的源頭、在現代的驛站中傳遞,在我們的腦海之中,若隱若現。舜帝此刻是否正向隅淺笑?他是功德圓滿的,朝聽雞犬相聞。
晚見炊煙四起,喜鄉親各安其居而樂其業之喜,樂父老甘其食而美其服之樂,故人世有如此舒心之情,如此暢心之景,還有什么凡俗世事割舍不下呢?其實千山萬徑,水峙山流,心結何須在。
關鍵字: 華夏 左右 建筑 房 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