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背包客秋訪湘黔滇之三、白銀盤里一青螺
(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到岳陽的第二天一早去岳陽火車站乘坐15路專線汽車游覽著名的君山風景區。離開市區不久,汽車就駛上一座宏偉的拉索大橋。橋下是浩浩蕩蕩的洞庭水,在橋上行駛了5分鐘還看不到橋的盡頭,于是問售票員橋有多長?她自豪地答道:“18里!”孤陋寡聞的我們,聽說過18里相送的故事,還沒見過18里長的橋,今天在洞庭湖算長見識了!汽車又前行了約10分鐘才下了大橋,不久就開上了一條伸向廣闊濕地的公路,穿過了如竹林般的蘆葦蕩來到了君山景區。 君山古稱洞庭山,是洞庭湖中的一個呈丘陵狀的島嶼。中唐詩人劉禹錫曾這樣形容它:“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說明早在唐朝君山已是秀麗的風景區了。走進高大的牌坊門,迎面是一片開敞的園林:綠樹紅花、橋亭廊榭,一處休息賞景的好地方。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不遠處的湘妃祠建在高高的臺階之上,是紀念舜帝的兩位妃子娥皇與女英的;祠堂前有個精致的石牌坊,其正上方鐫刻著禮贊湘妃美德的“遐邇德馨”四個大字。再向前行,就是座落在綠樹環抱之中的“虞帝二妃之墓”;墓前的兩根石柱上刻有一幅對聯,上聯:“君妃二魄芳千古”,下聯:“山竹諸斑淚一人”,上下聯的第一個字合在一起正是“君山”;附近還建了與湘妃有關的幾個亭廊。看來,歌頌湘妃是君山風景區的主題。這個悲愴美麗的故事已流傳了幾千年,對愛情忠貞不渝的湘妃至今還被人們如此熱誠地紀念著,可見悠久的中華文明已滲透到華夏大地的山山水水之中,即使湖中的一個小島也承載了這么古老而動人的傳說且歷久不衰。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園內的山坡上分布著許多茶園。一排排低矮的茶樹綠油油的,修剪得整整齊齊,很可愛,是君山的主要景觀。園區內還有一些水景和供游人賞景、休息的設施。臨湖有一座餐廳,可在此一邊用餐一邊眺望洞庭湖水。我們在這里就餐,服務員端來此地名茶洞庭銀針,清香宜人;還品嘗了洞庭鯉魚,鮮嫩可口。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景區內有一座猴山,10元一張門票,管猴的女孩說買票進去就能近距離與猴接觸,還要求我們買了10元錢的猴食(一個小桶里裝著十來片南瓜),才領著我們上山。這群猴有二三十只,其中有一只狒狒與猴相安共處。讓我們驚訝的是,威嚴的猴王竟只有一只手臂。管猴人說是在爭奪王位時它咬死了四只猴子自己也損失了一只手臂,真是雖殘猶榮啊,總算爭得了王位嘛!但我若是猴子就不會去爭奪什么王位,寧愿做個普通猴兒過消閑日子。出猴山走在林蔭路上,突然從樹林中竄出一群猴子攔住了我們的去路,“猴”視耽耽地望著我們(那眼神挺有威懾力的)。仔細一看正是猴山上的那群猴!我們與猴對峙了片刻,便把空口袋翻出來給猴看,以示無食可贈,這才被放行。這時我們醒悟過來,我倆進猴山看猴的30元錢算是白花了,難怪猴山上只有我們兩位游客!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我們沿著島的東緣信步走著,君山島要比湖面高出許多。盡管秋陽高照,湖面卻是水天一片白茫茫,除了幾只模糊的船影,真是“一片汪洋都不見”。近處是大片濕地,淺淺的水面上生長著成叢的蘆葦和水草,偶爾會有幾只水鳥從中飛出掠過天空。沒有風,岸邊湖水平靜,幾位漁民劃著小船在撒網捕魚,他們顯得悠閑自在;也有載著游客的機動船來往于岳 陽至君山的湖面上。眼前的景象讓人感到洞庭湖的博大富庶和安閑。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游 君山時還有一次小小的維權行動值得一提。下午,我們打算乘船返回岳陽, 在水中好好感受一下八百里洞庭的氣勢,尤其要看看那座18里長橋。于是走過一大片濕地到了岸邊,卻被告知游艇不開,要我們上一只小船。但低矮的船艙里已坐滿了人,船外僅有的一條木凳上也沒有空位,我們只好失望地走回來。這時在一個碼頭的入口處發現了一塊大銅牌,與景區門口售票處懸掛著的相同,但內容有所差異:對70歲以上的老人,門口是半價,這里是免票。于是我們用數碼相機拍了照,出景區門時找售票處理論。售票員說要找領導,領導一來根本不看照片,先是道歉說搞錯了,接著就退還了半價票款(30元),還對監督他們的工作表示感謝,態度十分謙和。可以說這次個人維權行動大獲成功,但我們卻輕松不起來。就在剛才我們站在柜臺旁等待領導時,幾位拿著優待證的70多歲的老人還被要求買了半票,不知還有多少70歲以上的老人本該享受國家規定的免票待遇卻白花了冤枉錢!我們決定向上級管理部門舉報這種明目張膽地篡改國家規定的欺騙行為,為其他老人維權。下午回到賓館,我們就按景區公布的舉報電話連撥了多次,可怎么也接不通!莫非張貼在景區牌子上的舉報電話也是假的?真讓人納悶,后續的維權行動就這樣夭折了。眼下在旅游途中會碰到形形色色的侵權行為,游人一定要多加警惕,努力維護自己的權益,不能把它僅看成是個人小事,這對規范旅游行業作風、凈化社會風氣有重要作用。
關鍵字: 故事 汽車 火車站 背包客 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