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衡山完整兩日自助游
今年起國定假日增加了清明節,因而就有了三天的小長假,為此選擇了一家三口衡山一地游,除了時間合適,另有兩個因素使然,一是湖南的一線景點就衡山沒去過,二是計劃近期內把五岳登完。上海至衡山有直達列車,提前十天在上海火車站買了來回臥鋪票,不過回程車票必須從衡陽起始,起先我還擔心拿著衡陽的票在衡山上不了車或上車沒鋪位,不過實際上這種擔憂是多余的,雖然我拿著衡陽的車票在衡山上了車并順利的找到了鋪位,但多出了十幾塊錢車費足見鐵老大的霸道。 女兒4月1日攜友去新昌游玩,4月4日下午2點多才趕回家,趕緊洗澡吃飯后電調了一輛出租車3點整匆匆離家,節假日高架一路暢通,趕到上海南站時間還很寬裕,16點25分, 1597次列車準點出發了。 行程17個小時,4月5日上午9點25分到達衡山火車站。這里先把衡山所屬的地域名稱解釋一下,作為五岳之一的衡山風景區所在地叫南岳鎮,雖然地處在衡山縣境內,但是歸衡陽市直接管轄,行政區名為南岳區。而衡山火車站地處衡東縣境內,同衡山縣以一條湘江東西相隔,所以衡山風景區、衡山縣、衡山火車站分別位于三個不同的行政區內,這是否也是一種地名傍大款綜合癥。 衡山火車站是我所見過的最臟亂差的車站,但越是亂的車站越有個好處,那就是出站后不用走多少路,就有各種客運車輛擠著接客,把原本不寬的街巷塞得滿滿當當。坐上一輛中巴車,一會兒就坐滿了開車,司機在人流車流的縫隙中小心翼翼的穿過,在一片嘈雜的鳴笛聲中離開了火車站。過湘江大橋經衡山縣城開云鎮,半小時后10點45分到達南岳汽車站,這里到底是風景區,市容狀況同前者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按照預案,有兩種打算,一是直接上衡山入住農家旅館,二是住在鎮上,當天游玩山下景點。女兒因為前兩天住在新昌農家樂住宿設施較差,所以提議住在鎮上的賓館,于是出了車站就找賓館,沿著南街和西街轉一圈,才知南岳鎮的賓館基本上都集中在祝融路上,最后選擇了祝融路和西街拐角的鳳凰賓館入住,放下行李便開始游玩。 11點25分來到了南岳大廟前門,這里都是賣香火的店家,出了火車站就看見成片的香火店。找不到店家吃飯,就先進大廟參觀。從欞星門進入,沿著中軸線經奎星閣、正南門、御碑亭、嘉應門、御書樓、圣帝殿、圣公圣母殿最后來到南岳廟北門。這是一座號稱五岳中規模最大,總體布局最完整的古宮殿式的廟宇,廟宇兩側還新建了不少建筑,左側名寺,右側稱宮,很顯然一半是佛教,一般是道教,兩教同居一個院落,和平相處肯定好過排斥異教,如果有一天清真寺里做禱告,天主堂里敬香火,那離世界大同就不遠了,罪過!罪過! 12點鐘出了大廟北門,這里類似旅游集散中心,面的、景區電瓶車均在此候客,餐館也不少,在此用了午餐,12點35分同一輛面的司機談定40元包來回前去水簾洞,司機給了我一張出車單并互留了電話,約定下山后提前十分鐘打電話叫車。從大廟到水簾洞只需十幾分鐘,進了大門從左側上山,水簾洞也就是兩邊山峰夾持著一條自上而下的溪流,斷層處形成一些小小的瀑布,這種景觀在各類山谷中很常見,只是衡山至古就有名人光顧,所以右側山崖上分布著不少摩崖石刻,從而平添了一些人文氣息,不過從右側下山有兩條道,沿著溪邊的道下山是看不到這些題字的。水簾洞的最高處是一座大壩,大壩上造了一座兩層的廊橋,倒也別具匠心,大壩后是一片小小的水庫。這里也有一處出入口,如果不走來回的話可從這里出景區,大概這里開車下山要增加不少山路,所以我來時問司機能否直接開到山上的進口時,司機作了否定的回答,我估計講價時談妥還是有可能直接送上山的。 水簾洞景區內耗時一個半小時,出景區前打電話給司機,過了五分鐘司機來電話換了一輛車來接我們,并報了來車車牌號,因為他正在送客所以另請一位司機來接。不一會兒車來了,司機很健談,在談到衡山四絕時,他還加了一絕:南岳廟之大,不過在說道水簾洞之秀時,一句“秀個屁”讓人頓感他的直爽。途中司機接了個電話,是送我們過來的那個司機打來的,詢問是否接到了我們,原來南岳鎮的旅游服務很規范,如果約定好接送的司機爽約,游客憑出車單上的投訴電話舉報,司機會面臨巨額罰款和暫停營運的雙重處罰。 14點30分回到大廟北門,然后沿著大廟東側的吉祥街來到了東街上的祝圣寺,祝圣寺是南岳佛教協會所在地,也是南岳最大的一座佛教叢林。始建于唐朝,原名彌陀臺寺,后又稱報國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湖南巡撫趙申喬聽說康熙要到南方巡視,便大興土木,把這里擴建成一座規模宏大的行宮,后來因康熙沒有來,逐改名為祝圣寺,看來這是一座古代的馬屁工程,不敬!不敬!祝圣寺不大,其中最有特色的建筑和雕塑是羅漢堂的羅漢像。據說這是清朝光緒年間,祝圣寺僧人心月和尚以常州天寧寺的五百羅漢拓本為基礎,經過三年的艱苦勞作,在青石上雕刻而成。 離開祝圣寺就沿著東街、西街回到了賓館,放下妻女休息,15點20分獨自一人沿著天柱路走了20分鐘的上山道來到了黃庭觀,它是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四周古木參天。走進正門,“山不在高”四字橫刻在門額上,觀內建筑不是呈一直線,進門左拐才能看到正殿,道觀很小,來此的人也很少,就看見一對老夫妻在觀摩道觀外面右邊的一塊石頭,從資料中得知,這塊一丈見方的石頭,傳說是南岳著名的女道士魏夫人白日飛升的地方,后來人們叫它為飛石,上刻“飛仙石”三個大字。石頭上方平坦如臺,下方尖削,卻穩固地立在巖石上。據說用指頭輕輕點它,它就微微抖動;倘若推它,縱是眾人合力,卻紋絲不動。 下山回賓館時路過賓館對面的上善寺,進去看了看,這是一座新建的寺廟,但卻是一座完全沒有香客打擾的尼姑庵,眾多尼姑在大殿里做著晚誦,任我在門口張望而目不斜視,我也小心翼翼的抽身而去。 16點10分回到賓館小睡片刻,19點10分出去吃晚飯,網上說萬壽廣場有夜排檔,走過去一看廣場的一角有幾個攤位,不過都是賣燒烤的,所以就回到祝融北路上的一家餐館就餐,印象不錯,就餐完畢走出店門,看見身穿制服的清潔工人在撿垃圾,她不是用掃帚等工具,而是用手把人行道上偶見的煙蒂、紙屑拾進垃圾袋里,多好的環境,我也自覺地把用過的餐巾紙塞回口袋中。 昨晚睡了一夜火車,所以回到賓館早早洗洗睡了。 4月6日起床梳洗完畢后,將一個大包寄存在賓館前臺,然后在隔壁的餐館里吃了米粉,這里的餐館都賣香,所以就入鄉隨俗的買了一把香,碰巧的是今天正是農歷三月初一,路上都是拎著大袋小袋的香客,我們也趕上了這個日子往山上而去。8點半離開賓館,步行半小時來到了進山售票處。網上說門票含一張免費地圖,當我索要時,答曰沒有了,并指著門票說背面有導游圖,哇,這么小的字,看來老夫下次得帶老花鏡出游,這次幸好帶著前幾年版的地圖藏品。 進了山門就找景區環保車,從昨天起,衡山景區環保車開始新的管理,更換了全新的車輛,從售票處到南天門25元/人,中途景點可任意下車,然后憑票可再乘以后的班車,南天門至祝融殿取消一切營運車輛。可能是新開張,現場有很多穿著嶄新制服的管理人員,工作很認真,態度很和藹,印象很不錯。 等滿了一車人,9點20分發車,9點35經過忠烈祠,招手在此下車。一進忠烈祠三孔牌坊,一種肅穆的感覺油然而生,一排石階沿著山勢層層向上,兩邊松柏掩映,四周翠巒環抱,雖是仿造中山陵的樣式,但比中山陵更顯自然。 忠烈祠是為紀念國民黨抗日陣亡將士于一九四二年建成。沿石階向上走,首先看到的是 “七七”紀念塔。紀念塔坐落在一塊四方臺基上,紀念塔中間五顆炮彈直指藍天,這五顆炮彈彈體一大四小,據介紹說象征著漢、滿、蒙、回、藏等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堅
關鍵字: 上海火車站 臥鋪票 湖南 自助游 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