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張安之張家界篇(四)
今晚要離開張家界去貴陽,夜行火車,1217次,晚8點48分發車。一早起床,收拾收拾行李,晾在外面洗掉的衣服,吹了一天之后,摸上去還是有點濕的感覺。張家界山里的潮濕程度,遠遠超過我的想像。難怪石家吃的東西會那么辣,第二天晚上石家的人邀請我們共進晚餐,欣欣然授受之后,才發現那晚他們吃的是羊肉干鍋,麻辣程度,有些離譜。石家老五笑笑對我說,需不需要門口的滅火器?別說滅火器了,我需要的是干冰。早上去的景點是天下第一橋和迷魂臺,大背包不用隨身攜帶,中午還要回到客棧用午飯。很快就上了環保車,在石家門口攔環保車,這兩天攔下來,還真發現了其中的規律。往下走的車只要你伸手,基本上都可以上;而往上走的,大多都是滿座,能不能上車,要看當日的運氣,個人的造化了。昨天的大雨,并沒有給今天帶來云海的奇觀,只是給山里平添了幾分霧氣。一早出門,小雨不斷,但這并沒有打消游客出游的雅興。旅行團的游客之多,超出我的想像。昨天在賀龍公園見到的跟團人馬,與今天相比,不屑一提。游步道很狹小,人一多,大家想走快,大家都走不快。淡季游客都這么多,旺季,真不敢想象,這里會是怎樣混亂的場面。這兩處風景不錯,迷魂臺之所以迷魂,無非是這里的觀景平臺,看風景奇佳。不過這些對我而言,也就那樣了,會感到震撼,但不會為之激動興奮。這幾天在張家界,類似的景色,看得太多太多。那一個個聳立的山峰,這兩天有空回看照片,感覺的確很有個性,張家界被稱為微型盆景,確實如此。在石家吃過中飯,結完帳,從砂刀溝下山。要走森林公園門票站出,從袁家界到金鞭溪,無非有三種途徑。一是乘坐百龍天梯,這個根本沒有在考慮范圍內;二是走亂竄坡,這條路,第一天我們已經走過,再重溫一次,也沒多大意思。那剩下唯一可選的,就是砂刀溝了。山里的天氣就是多變,早上還是小雨不斷,下午出門時已是云開日出。從客棧到砂刀溝入口,不用坐車,走走就到。砂刀溝入口,沒有明顯指向標志,不過一旁的建筑是個很顯眼的地標。驢子們再熟悉不過的青年旅館,張家界中天國際青年旅舍的分店。石大哥說,這里原先是張家界景區管委會,青年旅館開在這里,他們還真會選地方。砂刀溝正如石大哥所說,非常陰暗。那天晚上要是不走亂竄坡走這里,還真讓人滲得慌。路不是很好走,時不時可以看到青苔。下過雨的關系,外加這里本身來的人也不多,看似平整的臺階路,其實異常的濕滑。尤其是過了去往月亮埡的岔路之后,基本以平路為主了,但濕滑程度更為夸張。驍飛已拿出了登山杖,石大哥砍了根樹枝給我做拐杖,欣然接受。有個支撐點做緩沖,總不是件壞事。要是一不留神摔個四腳朝天,那玩笑就開大了。砂刀溝的風景和亂竄坡有些類似,寧靜程度和鷂子寨有得一拼。原以為這一路到金鞭溪,又是我們三人同行,沒想到的是,在路上竟然還遇到了同類。張家界市區旅游學校來這里做實習活動的,她的目的地是我們的出發地,袁家界。互道珍重,打算就些別過,沒想到五分鐘不到,她就改變主意,打算和我們一起原路返回了。算算時間不夠,據她說,下午5點,她就要和其他同學還有老師會合坐車回學校了,如果晚到集合地點的話,她說她的老師已經放下狠話了,晚到,小心我劈了你們。哈哈,這位老師,有點意思。這位同學姓王,小王。旅游學校畢業之后,打算從事導游工作,現在好歹也算半個導游了,能說會道程度,連石大哥也自愧不如。業余的和科班出身的拼,那不是一個層次的。不過有這兩位在一邊說說笑笑,枯燥的行走,也變得快樂開心不少。走出砂刀溝時,路邊倒是有塊很明顯的指示牌,除了箭頭指向之外,還有一行大字,砂刀溝生態旅游線,全程總長4.5km,請注意防滑。不過就算這樣醒目,大多數游客并沒有在意。我們背著大包的出現,倒是引來了不少人的目光,好奇的目光。過橋右轉沿著金鞭溪走,一路直行,就可以回到第一天我們去鷂子寨的三岔路口。金鞭溪全長號稱7.5公里,應該是從水繞四門開始算起,我們現在的位置,應該是在中段區域。比起金鞭溪第一天沒水的情況而言,今天還算可以看看。個人感覺,金鞭溪不過如此,很普通的溪流,只不過名氣在外,僅此而已。三岔路口附近有張家界國家地質公園的石碑,供游客拍照留念用的。我是俗人,免不了要拍上一張,驍飛好象已經超凡脫俗了,對此根本沒有興趣。從這里往前走不遠,就是第一天我們來的門票站了。小王在砂刀溝出口處已和我們分手,而石大哥,還要陪我們回到市區。半路下的車,黑燈瞎火,也搞不清楚具體在市區哪里,后來才知道這條路是回龍路,在湘里人家吃完飯,問服務員要張名片,才弄明白的。翻翻地圖,這里離市中心,還有汽車站都不是很遠了。下午先就近去了步步高大賣場,買點東西帶上火車,明天一早好解決溫飽問題。在賣場還想看看有沒有“天子山”或者“土家妹”之類的土特產,好帶回上海,和家人朋友分享。兜了一圈,沒有找到,看來,也許只有梅捷之類的超市有出售吧。去湘里人家吃飯,石大哥的建議。也正好符合我們的意愿,至少我樂意。原本計劃是打算去胡師傅三下鍋吃的,一了解,這所謂的三下鍋,和那天我們在石家吃的那頓羊肉干鍋,大同小異。那算了,想想如果今晚還要吃這么麻辣的東西,實在消受不起。去之前做過功課,湘里人家,主打湖南菜。石大哥和我們分手道別時,提及到時讓服務員送本地菜單,不要拿游客菜單。這個不要說,我們也清楚,還是要謝謝他的好意。我們背著大包風塵樸樸的樣子,就算說一口流利的當地話,怎么看,也和當地人沾不上一點邊。服務員拿上來的菜單,是外地還是本地,只有她清楚了。看看,好歹這個價格還算公道。二個人也不吃了什么,點了兩菜一湯外加兩碗米飯,到最后還略有剩余。那碗毛家紅燒肉,味道還不錯,和上海那種甜甜糯糯的燒法,完全是兩種概念的東西。幾天以來,第一次吃上這個,分外的香。實際上后來才知道,這碗紅燒肉,是整個行程中的第101碗。唉,早知道會這樣,剩下的幾塊應該打包帶上火車,慢慢回味。吃完晚飯,看看時間,晚7點45分。在飯店門口,叫出租車到火車站。沒敢坐2路車,生怕再出點意外,火車可不等人,到時麻煩的很。司機很實在,這里到火車站,30元才能走。這個價格和石大哥先前說的一致。12多公里的路,這個價格,很合理。的確是人等火車,而不是火車等人。我們到火車站,只有8點15分,火車是8點48分發車,時間差不多。候車室里沒幾個人,四下轉轉,電子屏上不間斷有火車進站之類的信息滾動,留心看看,不看還好,一看,差點沒暈倒。1217次晚點到達,具體何時到,不清楚。這輛慢車最終到站晚了整整半小時的時間,還好,誤點的時間不算太長。不過,我沒有想到,這區區半小時的延誤,最終導致第二天去格凸河的行程安排全部被打亂。格凸河的游覽,計劃中是兩天時間,到最后落實到實處,其實只有區區一天的時間,真的太少太少。現在想來,張家界的游覽,三天足矣。多留一天出來給格凸河,也許會玩得更加盡興吧。張家界驢行心得:1.上海往張家界的火車目前一天只有一班,k533次,中午12點在南站發車,第二天上午7點35分到達張家界火車站。2.張家界號稱是旅游城市,不過市區的治安情況不敢恭維。張家界火車站目前是在郊區,而往張家界景區的汽車站在市區,兩者之間將近有12公里的路,步行,那是說笑。從火車站到汽車站,直達的公交車只有2路,車費是1元1人。大家要上這輛車去汽車站,下車時一定要注意隨身帶的錢包手機之類的貴重物品。明搶還不至于,但是小偷非常猖獗。2路車是中巴,有2個門。下車看一下哪個門沒人上車,就從哪門下,免得被人混水摸魚。萬一2個門都有人上車,
關鍵字: 東西 張家界 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