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甘孜行第一站____上里古鎮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黃金周出行是最不明智的選擇,但是沒有辦法,平時沒有假期,今年的假期給了張家界,7天的時間在家里呆著又太浪費了。走。這次找了一個自助游,非常的便宜,川藏5日,包括古鎮,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盧定,康定一共才680元(不加門票),來回空調大巴。我在完全不了解自助游的情況下報了名,后來才領略了行程之艱苦之勞累,幾乎動搖了我下次繼續自助游的念頭。對于歷來出行住高檔賓館專車接送專人陪同的我來說,簡直是難以想象的辛苦。所謂自助游,大約就是比背包一族好一點。吃飯幾乎都是在車上,睡覺就別提了,有一天實在找不到住的地方,只好住到部隊,16人的上下鋪,連枕頭都沒有,天啊,我只好拖著行李上街自己找住處,眼淚都要出來了。所有的小旅館暴滿,價格也抬得離譜,這就是中國的黃金周,我算領教了。3天加起來沒有睡到8小時。第一天最慘,本來大家歡天喜地登上了剛剛開通的西漢高速公路,誰知好象全國人民都趕著這一天上路,把個公路塞得水泄不通,我們整整在路上堵了4個小時,天啊,早上8點出發,晚上1點半到雅安,睡下已經2點半,通知6點就要起床,因為黃金周人太多,我們必須趕在前頭。好在一路風光無限,李太白1000多年前嘆:“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如今高速路開通,西安到漢中只要3個小時就到了。當然是在不堵車的情況下。自助游對我來說是個受苦的事情,但是對同行的“驢友”“攝影發燒友”來說就不算什么了,一個個端著“大炮”,走到哪里都是興致勃勃,他們說住上下鋪算什么,我們帳篷也照樣住啊。雖然吃住辛苦,但是玩的都是好地方,而且說停車就停車,這是旅行社沒有辦法比的。 10月2日,我們來到了上里古鎮。上里古鎮位于川南雨城雅安之北26公里,距成都約136公里。從雅安出發只要半小時就到。這是四川的歷史文化名鎮,1982年被四川省命名為“歷史文化名鎮”。但是真正開發也就是這三四年的事情,所以目前基本上還算保存完好,民風古樸,原滋原味,再過兩年就不好說了。這里是紅軍長征北上的過境地,留下許多紅軍遺跡,把我們帶回80年前,不過和我們接受的傳統教育不完全一樣,很真實,很現實,墻上的石刻標語主要是號召當地百姓當兵,很有煽動性,讓人覺得當兵就能分到好地,不當兵國家馬上就要完了,老百姓也就完了。這里也是昔日南方絲綢之路,臨邛古道進入雅安的重要驛站,小鎮依山傍水,田園小丘,木屋為舍,現仍保留著許多明清風貌的吊腳樓式建筑,因此也成為影視作品的外景地。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1931年的標語"紅軍是窮人的軍隊"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當地畫家的作品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上里四周有10余座古代和近代古橋。這些橋梁不僅是南來北往的通道,而且再現了古鎮歷史和匠師的技藝,其代表有:明清乾隆41年的“二仙橋”與清乾隆14年的“立交橋”。古鎮內有3座石牌坊,屬于省級保護單位“雙節孝”石牌坊;市級文化保護單位陳氏“九世同居”和陳氏“貞節”牌坊。 “雙節孝”石牌坊:建于清代道光十九年,系楊韓氏婆媳兩代守節 ,遵詔而建的石牌坊。牌坊上刻有戲曲故事,人物,雕工精細,人物形象生動,眉目傳神。牌坊前樹有全石雙斗桅桿一對, 分別高11米,氣勢恢宏,是我國封建制度制度束縛婦女的見證,也是我國石雕藝術的精品。這里的泉文化是獨特的風景,也是迄今為止四川省境內最為奇特的風景區之一。中央電視臺第二套節目曾經深入古鎮采訪并報道了這里的奇泉,據說可以與濟南市的“釣突泉”齊名。上里還有一些古塔,我們只看見了文峰塔,一個修鞋的占領了塔下的好位置,生意興隆。據說還有建橋塔、藥王塔和舍利塔。沿著塔走下去是集市,正好逢集,抓拍了幾張趕集的照片。最有特色的是古鎮的建筑群。我去了最有代表性的韓家大院。順便說一下,古鎮是沒有門票的,但是韓家大院要收2元門票。整個建筑物的門、窗、枋、檐皆以浮雕、鏤空雕和鑲嵌雕刻作裝飾,工藝精湛。 我還有幸看見了當年皇帝給韓家送圣旨時的箱子,這韓家是古鎮最風光的人物,據說在明朝當過什么九重提督, 清朝時當過兵部的欽差大臣。成了上里的榮耀,街上到處都韓家的鋪子,生意很不錯。在這里還有幸吃到一種瀕臨滅種的魚——雅魚,是這里的招牌菜,吃一條少一條了。180元一斤,實在不算貴,味道確實鮮美。 上里古鎮適合畫家和攝影家住下來慢慢出作品,我們這些匆匆過客,也就只能走馬觀花了,大家看看照片吧,有些照片我作了水墨畫處理,效果別具一格。也許有人看了會有去一趟的沖動。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黃金周出行是最不明智的選擇,但是沒有辦法,平時沒有假期,今年的假期給了張家界,7天的時間在家里呆著又太浪費了。走。這次找了一個自助游,非常的便宜,川藏5日,包括古鎮,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盧定,康定一共才680元(不加門票),來回空調大巴。我在完全不了解自助游的情況下報了名,后來才領略了行程之艱苦之勞累,幾乎動搖了我下次繼續自助游的念頭。對于歷來出行住高檔賓館專車接送專人陪同的我來說,簡直是難以想象的辛苦。所謂自助游,大約就是比背包一族好一點。吃飯幾乎都是在車上,睡覺就別提了,有一天實在找不到住的地方,只好住到部隊,16人的上下鋪,連枕頭都沒有,天啊,我只好拖著行李上街自己找住處,眼淚都要出來了。所有的小旅館暴滿,價格也抬得離譜,這就是中國的黃金周,我算領教了。3天加起來沒有睡到8小時。第一天最慘,本來大家歡天喜地登上了剛剛開通的西漢高速公路,誰知好象全國人民都趕著這一天上路,把個公路塞得水泄不通,我們整整在路上堵了4個小時,天啊,早上8點出發,晚上1點半到雅安,睡下已經2點半,通知6點就要起床,因為黃金周人太多,我們必須趕在前頭。好在一路風光無限,李太白1000多年前嘆:“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如今高速路開通,西安到漢中只要3個小時就到了。當然是在不堵車的情況下。自助游對我來說是個受苦的事情,但是對同行的“驢友”“攝影發燒友”來說就不算什么了,一個個端著“大炮”,走到哪里都是興致勃勃,他們說住上下鋪算什么,我們帳篷也照樣住啊。雖然吃住辛苦,但是玩的都是好地方,而且說停車就停車,這是旅行社沒有辦法比的。 10月2日,我們來到了上里古鎮。上里古鎮位于川南雨城雅安之北26公里,距成都約136公里。從雅安出發只要半小時就到。這是四川的歷史文化名鎮,1982年被四川省命名為“歷史文化名鎮”。但是真正開發也就是這三四年的事情,所以目前基本上還算保存完好,民風古樸,原滋原味,再過兩年就不好說了。這里是紅軍長征北上的過境地,留下許多紅軍遺跡,把我們帶回80年前,不過和我們接受的傳統教育不完全一樣,很真實,很現實,墻上的石刻標語主要是號召當地百姓當兵,很有煽動性,讓人覺得當兵就能分到好地,不當兵國家馬上就要完了,老百姓也就完了。這里也是昔日南方絲綢之路,臨邛古道進入雅安的重要驛站,小鎮依山傍水,田園小丘,木屋為舍,現仍保留著許多明清風貌的吊腳樓式建筑,因此也成為影視作品的外景地。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1931年的標語"紅軍是窮人的軍隊"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當地畫家的作品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上里四周有10余座古代和近代古橋。這些橋梁不僅是南來北往的通道,而且再現了古鎮歷史和匠師的技藝,其代表有:明清乾隆41年的“二仙橋”與清乾隆14年的“立交橋”。古鎮內有3座石牌坊,屬于省級保護單位“雙節孝”石牌坊;市級文化保護單位陳氏“九世同居”和陳氏“貞節”牌坊。 “雙節孝”石牌坊:建于清代道光十九年,系楊韓氏婆媳兩代守節 ,遵詔而建的石牌坊。牌坊上刻有戲曲故事,人物,雕工精細,人物形象生動,眉目傳神。牌坊前樹有全石雙斗桅桿一對, 分別高11米,氣勢恢宏,是我國封建制度制度束縛婦女的見證,也是我國石雕藝術的精品。這里的泉文化是獨特的風景,也是迄今為止四川省境內最為奇特的風景區之一。中央電視臺第二套節目曾經深入古鎮采訪并報道了這里的奇泉,據說可以與濟南市的“釣突泉”齊名。上里還有一些古塔,我們只看見了文峰塔,一個修鞋的占領了塔下的好位置,生意興隆。據說還有建橋塔、藥王塔和舍利塔。沿著塔走下去是集市,正好逢集,抓拍了幾張趕集的照片。最有特色的是古鎮的建筑群。我去了最有代表性的韓家大院。順便說一下,古鎮是沒有門票的,但是韓家大院要收2元門票。整個建筑物的門、窗、枋、檐皆以浮雕、鏤空雕和鑲嵌雕刻作裝飾,工藝精湛。 我還有幸看見了當年皇帝給韓家送圣旨時的箱子,這韓家是古鎮最風光的人物,據說在明朝當過什么九重提督, 清朝時當過兵部的欽差大臣。成了上里的榮耀,街上到處都韓家的鋪子,生意很不錯。在這里還有幸吃到一種瀕臨滅種的魚——雅魚,是這里的招牌菜,吃一條少一條了。180元一斤,實在不算貴,味道確實鮮美。 上里古鎮適合畫家和攝影家住下來慢慢出作品,我們這些匆匆過客,也就只能走馬觀花了,大家看看照片吧,有些照片我作了水墨畫處理,效果別具一格。也許有人看了會有去一趟的沖動。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圣旨箱
關鍵字: 公園 川藏 康定 森林 自助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