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鳳凰古城游記
終于有了機會去張家界游玩,是系統單位組織的免費旅游,雖然行程搭了不少其它景點,畢竟是免費,也將就了。 第一天乘飛機去張家界,機場正下在雨,沒法降落,只好去了長沙,坐在飛機上在長沙機場等了不知多久,又起飛才到張家界。因為是今年的首發團(雖然只有9人)除了全陪,當地的地陪、經理駕駛員都在機場接機,去張家界市的道路還在擴建,一路扭扭歪歪的半夜總算到賓館住下了。 第二天用汽車裝上我們一行走了大概二小時,到了芙蓉鎮,他們把劉曉慶拍片呆過的米豆腐店也作為了主要景點,那里很有趣的是,滿街都是收費廁所,里面還干凈,但最好的景點卻是一家廁所里面的二樓后陽臺,看到街邊房的后山,一眼望去,是群山、村落還有幾條瀑布,真是滿有鄉村風情的。中午在鎮上的自稱是天下第一樓用餐,吃得還可以,但里面的設施可不象外觀那么正規。 飯后開車去了鳳凰古城,那是個滿有名的古城。城中除了眾多的小巷和古建筑,還有沿江的吊腳樓,另外,還有不知是保存完好還是重修的古長城和門樓。城中的居民好象把販賣旅游用品作為了主要謀生手段,報出來的價格與貨物完全不符,使人沒有購買欲望。他們這兒的特產是姜糖,而且只有一家賈氏姜糖店的姜糖是正宗的,摻和了芝麻和核桃,味道挺香的。其它店便宜的姜糖則是用辣椒和調味料摻和著做的,千萬別買。 城中相當一部分的房屋是沿江而設的,本來風景挺美,但中間有一段完全被城中的排污水和垃圾所污染,我們游船經過時,看著身邊漂浮的垃圾和臭水,直反胃。拍得最經典的照片是一群攝影師在抓拍夊陽,姿態生動。 晚飯在賓館旁的酒樓吃的,設施、服務和廚師手藝都不錯,只是中間有一對中年夫婦來賣唱的,不怎么樣,沒生意,看著有些可憐。 晚上住的賓館還不錯,只是有大蚊子,房間都備有電子驅蚊器。 第三天開車去了張家界,在賓館放下東西后,就去景區了,張家界的景區很大,有好多區塊,這天去的是黃石風景區和金鞭溝。 一進景區,滿目的奇峰怪石都在云霧遼繞之中,叫人驚嘆,要說去九寨溝是看水,那么看山應該是去張家界最美的了,一進景區就忙著拍景美不勝收。 之后去了金鞭溝,一條平路,沿溝中的溪流而行,兩側有四百多座奇峰,在云霧中時隱時顯,溝中的空氣中的負離子據說很高,樹林茂密,沿途走5.5公里并不覺得累,反而是一種享受。 在張家界的湘水賓館休息一晚上后,第四天仍在張家界景區游玩,去的是乘百龍電梯,好幾百米高,據說是速度最快的電梯,但沒有不適感,上半部靠外面是玻璃的,可看到景觀,突然顯現的美景讓游客驚喜不少,只是上面的游點少了點,只有一個大平臺,讓后就去停車場乘車了。 張家界景區有個特點,除了金鞭溝外,其余的景點都不用怎么受累,不是乘車,就是電梯、纜車和小火車,景點內的山路臺階也不多。 乘車到了袁家界,臺階不多的山路,處處是景,皆在云霧中,猶如一幅水墨山水圖,一直走到天下第一橋,山路很短,不累,那橋在云霧看開始看似有潭水,細看不是,真的是一座自然山石形成的橋。 中午在山上吃的自助餐,餐廳挺大,但飯菜及差,南瓜是餿的,飯是僵的。下午本來是去天子山的,可惜霧越來越大,什么也看不清了,只好坐車下山,然后坐小火車去了十里畫廊。十里畫廊的十里地是可以坐小火車觀光的,整個十里,如畫般的奇峰在云霧間,真得象一幅展開的水墨畫卷,目不暇接,只是坐在車上直晃,無法拍照,覺得還是走路便好,旁邊也有走道。終點是360度的美景,可用攝相拍一圈。 晚上還在張家界湘水賓館住一晚,第五天車赴韶山,參觀了劉少奇和毛澤東故居,劉少奇故居雖然沒毛澤東故居熱鬧,但宅地較大,看來當初家底較殷實,雖然辛勞一輩子,未了卻成了權益斗爭的犧牲品,慘死開封破屋內的泥地上,讓人嘆息。 毛澤東的故居不大,還是與鄰居合建的,但他的銅像廣場卻熱鬧,關于銅像的離奇傳說不少,只是銅像的朝向奇怪,總是背光,不好照相, 第六天車往長沙,參觀了一個較大的岳麓書院,院內書屋亭院,規模不小。之后在長沙的被評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最大酒樓——西湖酒樓用餐,場地氣勢象故宮,吃得還不錯。下午就去機場回家了。 此行最喜歡的是張家界,不僅景美,還特涼爽,與外界仿佛兩個世界,最悶熱的是鳳凰古城汗流不停,以后還是想去張家界
關鍵字: 地陪 張家界 機場 長沙 駕駛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