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湘西----看黃龍洞住王村
“黃龍洞”,跟其它地方的溶洞區別不大,都是鐘乳石群組成的石柱,只是這里的洞比較深,有30多里,面積達300多畝,共分上下四層,洞內有一條河,因為流在山洞里,所以被稱做陰河,另有瀑布,很是壯觀。而之所以叫黃龍洞,是因為在陰河的岸邊有一塊很大的酷似龍頭的石頭,非常逼真,所以取名“黃龍洞”。 游黃龍洞是由一個穿著當地苗族服飾的姑娘,帶著我們七八個游客游覽整個已開發的洞容,剛開始我們還能勉強跟上導游的步伐,漸漸的我們就總是掉隊,因為不想走馬觀花似的走完整個溶洞。可洞內又實在是大,我們去時又是淡季,游客很少。更顯得整個洞里空洞洞的。等快到出口處時,也是整個溶洞的精華,我和聰決定不跟他們出去,而是留在洞中慢慢欣賞被彩光照出的五彩溶石,等我們走出溶洞時,已用了兩個多小時。 回到界,已是下午一點多,找了一個干凈舒適的茶餐廳,輕輕松松的享用了一頓午餐,之后又坐上開往猛洞河的所在地――王村的長途汽車。 我們到達王村時,已是傍晚時分,而車就停在村口,我和聰慢慢的往村里走,從旁邊走來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問我們是不是要住宿,能不能去他們家看看,因為剛到,我和聰都想先大致了解一下再決定住哪,就告訴他先不用了,我們想先看看。因為后面還有兩三個游客,他就沒再繼續跟著我們。而是轉向一起下車的另兩個人,那兩個人的裝備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從著裝上看,象是玩攝影的,都穿著專業攝影者都喜歡穿的軍綠色多兜背心,背著攝影器材包,手里拎著三角架,大概因為都是游客,而我們又對攝影小有興趣,就跟他們聊了起來,原來他們已經是第二次來這里,而他們的目的跟我們截然不同,我們是以玩為主,兼顧拍攝。他們就是來這里拍像片的。我不知道這樣拍出的像片除了嫻熟的技巧,會不會有生命的印記。或許他們要的就是前者。 剛才的那個男孩又走來,問我們能不能去他那里看看,我們問房價,100元,這可大大的超出了我們的預計,來之前我們也查過,這里一般干凈整潔的客房住宿費也就在四十至六十之間,于是我們告訴他:我們只打算住四十的房間,一百實在是超出我們預算太多。 他略略猶豫了一下說:那好吧,就四十吧。于是他帶我們到了一個五層小樓前,大門很氣派,是六扇深紅色木制鏤空門,進去,是一個有二三百平的大廳,地是用淺灰色大理石鋪成,門的左邊放一組木制沙發椅,沙發椅前擺著一個石面圓桌,右邊是一個長長的服務臺,服務臺后面的墻上還掛著幾個時鐘,分別顯示著世界幾個國家的時間。服務臺的旁邊有一個樓梯,因為是淡季,幾乎沒有住客,他問我們想住幾層。哈哈,當然要住最高層,于是跟服務員去看房間,打開門,雪白的墻,嶄新的床面,干凈整潔的衛生間,真是不錯,偷偷跟聰相視一笑。決定住下。后來問服務員才知這家客店是剛修建好的,我們住的是四層,上面還有一層沒完工。 當我們修整完走出客店時,天邊還有一絲晚霞,漫步在石板路上,沒有旅游點應有的吵雜,沒有店主向你兜售物品,只有當地人,或拿著一個竹扁挑米或三兩人閑坐在門前聊家常,或干脆握一把蒲扇閉著眼緩緩的搖著。不時還會有絲絲菜香夾雜著辣味飄來。 街的盡頭橫著一江水,水面寬有十多米,對岸零散著一些房屋,縷縷炊煙在房上飄起,這是不是就叫田園生活呢。 當得知這河里的魚貝螺最是鮮美,我們決定今晚的晚餐就是它們,于是我們憑直覺去尋一家做法獨特的餐館,走過半條街,遇到下午下車時聊過的那倆個攝影者,他們在一家餐館兼住宿的店門口喝著啤酒,他們用二十元住在這個餐館兼住宿的地方,我和聰為了有所比較,進去看了一下,房間就在一樓,旁邊就是廚房,推開客房門,黑黑的墻壁,臟臟的床,滿屋飄蕩著的重重的油煙味。 告別他們出來,一邊沾沾自喜一邊尋找著我們象用餐的地方,有一塊招牌吸引了我們的視線,“天下第一螺”,敢在這里叫第一的一定不錯,再看里面,有幾桌竟象是當地人,不管是不是第一,先是這自信就值得嘗嘗,點了螺,稱了魚,告訴伙計這螺要做的夠辣夠味,而這魚,伙計卻告訴我們不將魚肚破開,直接蒸,味道才鮮美,入鄉隨俗,我們靜靜的坐在江水邊,等著我們的美味。不一會,一大海碗螺和剛才選的幾尾魚,就擺在我們面前,光聞這螺的香,就知道味道一定比想象的好。 果然。 我們決定明天晚上還來這里。
關鍵字: 多 石柱 鐘乳石 陰河 黃龍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