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古鎮-奇梁洞-楊家祠堂-山江苗寨
奇梁洞奇梁洞位于縣城北四公里處,屬典型的碳酸鹽巖洞,該洞以奇、秀、闊、幽四大特色著稱。洞長6000余米,共分五大景區:即古戰場、畫廊、天堂、龍宮和陰陽河。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洞相連。它集奇巖巧石,流泉飛瀑于一洞,由千姿百態的石筍、石柱、石鐘乳構成了一幅幅無比瑰麗的畫卷。 一條小溪穿洞而過,水流平緩,燈光打在巖壁上,皺襞倒影在水中,如夢如幻。巖洞用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打在石筍、石幔及石花上,營造出一個流光溢彩的世界。在洞內有一大廳,據傳是土匪糾集的地方,廳里立著一塊帶一個小孔的石頭,對著小孔“嗚嗚地吹,整個大廳會回蕩著低沉的號角聲,當年的土匪就是用這種方式傳令的。楊家祠堂楊家祠堂始建于道光16年(1836年),木結構四合院,上下兩層,占地770平方米,由大門、戲臺、過廳、廊房、正廳組成,呈長方形。戲臺為單檐歇山頂,檐下飾如意斗拱,高16米,四根臺柱雕龍刻鳳,戲臺為穿斗式,正殿為抬梁式,整個建筑做工精細,極富民族特色,屬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楊家祠堂座落在縣城東北部的古城墻邊。太子少保、果勇侯、鎮竿總兵楊芳捐資修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 祠堂由大門、戲臺、過亭、廊房、正廳、廂房組成,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占地770平方米。戲臺為單檐歇山頂,穿斗式結構,高16米,面闊7米,進深8米;檐下如玉斗拱,臺柱雕龍刻鳳。正殿為抬梁式建筑,山墻為貓背拱,分為一明二暗三間。兩邊配有廂房。楊家祠堂設計精巧,做工精細。窗戶、門、檐飾件均系鏤空雕花,整體建筑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建筑藝術價值。山江苗寨山江苗寨又名總兵營,苗語稱叭固,位于鳳凰古城西北20公里處的一個峽谷之中,是一個具有濃郁苗族生活氣息的小山寨。 苗語稱山江為叭固,意為蛤蟆洞,因寨邊有個山洞,蛤蟆甚多,故而得名。稱山江為總兵營則源于清朝鎮壓苗民起義時在此駐兵設過總兵營房。至于叫quot;山江quot;則因解放后在寨西北山上修了座山江水庫,苗寨缺水、水庫修成后觀者如潮,人們稱quot;叭固quot;為山江,久之,行政區名便隨之改為quot;山江quot;。山江,保留著古老的苗家習俗。 鮮麗奪目的苗族服飾,情調別致的攔門酒,風格獨特的卡鼓、攔路歌 、邊邊場,會使你耳目一新,如癡如醉;還有傳統節四月八quot;的跳月跳花,quot;六月六quot;的山歌對唱,又會使您心動神搖,嘆為觀止。游鳳凰不到山江,你將終生遺憾。苗族服飾最具特色是女裝。出門時,頭上戴著青絲帕,身上穿著滾邊繡花無領滿襟,滾邊繡花褲;頭帕和上衣綴滿銀飾,有銀帽、銀鳳冠、銀項圈、銀手鐲、銀戒子、銀牙釬、銀掛鏈、銀腰帶等,雍容華貴,落落大方。山江女裝,衣著色彩鮮麗,銀飾造型精美,是苗族女裝的精品。 攔門酒是苗家古老的習俗,一些地方直呼quot;識友酒quot;。相傳古時候苗族的祖先生活在平原、湖濱,生活幸福。后歷盡峰煙,被迫遷徙至深山老林間。無情的歲月培養了苗家人豪爽狂放、愛憎分明的個性,但凡有人來訪,入門前主人以酒一碗敬之,飲者為友,就會受到苗家人的熱情款待。時代變遷,如今的攔門酒已成苗家歡迎貴客光臨的一種禮節。攔路歌往往和卡鼓連在一起。苗家走親、婚嫁,仍保留quot;攔路quot;和quot;卡鼓quot;的風俗。客散時,主家寨子的少男少女早已在寨邊路口等著,男的三五個手挽著手,女的六七個肩挨著肩,攔住出寨的路口,唱著苗歌,要客方的少男少女留下來。他們既可互相用歌聲表達真情,也可互相用鼓舞傳達深意,那婉轉的歌聲,那撩人的鼓點,在深山峽谷中回蕩,激動人心,勾人魂魄。 苗族青年婚前戀愛比較自由,青年們趕場,聚會,充滿浪漫情調。男的兩三個一伙,女的五六個一群,或坐在大樹蔭下,或坐在青草坪中,有說有笑。散場回家的路上則挑中意的對象,以歌表情,以歌結友,謂之“邊邊場,整個過程充滿了詩情畫意。 quot;四月八quot;是古代苗族祭祀先烈的盛典。每逢農歷四月初八,苗族人民都要聚集到預定的地點跳鼓舞,對山歌、舞花帶、上刀梯、鉆火圈、表演刀槍箭術,以表對先烈的懷念和繼承先烈遺志的決心。傳說遠古時,鳳凰縣龍塘河跳花溝每逢百花盛開時節,都要舉辦盛大歌舞會,苗族男女你唱我和,相伴而舞,自由戀愛。后來有一年,官家派人前來搶親選美,拆散了對對戀人,糟踏了許多美貌少女。第二年的歌舞會上,苗家青年早作準備,在官家派人搶親時,奮起反抗,殺死了官家兵丁,但遭官府血腥鎮壓,苗家勇士全部戰死。從此后,每年的quot;四月八quot;,苗家人民都要舉行盛大活動以祭祀四月八殉難的先烈。quot;六月六quot;是苗族祭祀祖先的節日。相傳苗族祖先盤瓠娶遠古時三皇五帝中的高辛帝之女辛女公主為妻,生六男六女,苗族靠這六男六女配合成對,繁衍后代,開拓田園,創造了美好生活。古時苗族人認為月是母、日是父,六男六女就是六月六日,于是確定這一天為紀念祖先的歌節,吹哨吶、唱苗歌、跳鼓舞、祈禱吉祥、祈禱幸福、祈禱未來和希望。quot;接龍quot;主要表現了苗家人對龍的崇拜,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其中,苗老司祝詞,嗩吶齊奏、接龍舞開道,場面優美壯觀,實為舞蹈奇葩。quot;打豬quot;則是請苗老司為一家人祀祖靈,同時,要請男主人的舅舅坐正席,請祖靈享用的肉串和一大塊后腿肉由舅家客人背走,主人不送行,客人也不謝,以免驚動祖靈;路上要不時高喊quot;忌肉來了quot;,使行人讓開,以免碰撞遭災受難;舅家客人把肉背回家,當晚要請人一餐吃完,吃不完就要埋入氽洞;碗筷用后要拿到戶外山溪去洗干凈,以免遭虎傷蛇咬。其余豬肉主人也要在當晚請族人一餐吃完,吃時不得說話,吃完各自散去,不須客套,以免遭難受災。
關鍵字: 做工精細 公里處 四合院 楊家祠堂 愛憎分明 苗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