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
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位于羅霄山脈中段、湘贛邊境萬陽山北段的西北坡,東面與革命紀念地江西井岡山僅一脊之隔,相距12公里,距離炎陵縣城45公里。森林公園位于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4.4℃,1月最低平均氣溫3.9℃,7月最熱月平均氣溫23.8℃,年降雨量1967.9mm。年平均空氣相對濕度86%,區內日照少、氣溫低、云霧降水多、空氣濕度大、風速小、氣候垂直變化大、是典型的山地氣候特征。 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內森林茂密,小氣候環境優越、空氣清新、負離于含量高,更能促進人體身心健康。境內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涼爽、春秋季宜人,根據逐日平均氣溫與空氣相對濕度的組合狀況和對人體心理感覺及生活測試結果分析,森林公園境內使人感覺舒適的時間有114天,舒適的旅游期長達196天,4月中旬一11月是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的舒適旅游期。 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和井岡山國家風景名勝區同屬羅霄山脈的一部分,自然景觀資源極為豐富,由于人為活動少,自然景觀基本上沒有受到破壞。公園內雖然人跡罕至卻有不少人文景觀,尤其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活動遺跡,大大豐富了景觀內容。主要景觀資源有: 一、豐富的自然景觀。桃源洞山高林密、峽谷幽深、茂林修竹、古木參天、飛泉瀑布、流水括瀑、云海奇景、變化莫測,且有珍禽異獸出沒其中,自然風景極為豐富優美。公園分六大景區:甲水景區、桃花溪景區、橫泥山景區、田心里景區、九曲水景區、平坑景區。一級景點6處,二級景點12處,三級景點28處。 二、眾多的人文資源。桃源洞雖然人跡罕至,保持著其原始的風貌,但勤勞勇敢的勞動人民和無畏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還是在這里留下了他們勞動、生活和革命的足跡,桃源洞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考證,桃源洞是當時都縣中心縣委、蘇維埃政府的所在地,當年蘇區的銀行、兵工廠、被服廠、紅軍醫院就在桃源洞境內。其次,在桃源洞境內有3處宗教建筑,即七姑仙、古老仙和龍王廟,這些寺廟規模都很小,造型簡樸,但四周環境極佳,周圍保存著不少占木大樹,樹齡都在百年以上,再就是桃源洞的風土人情,境內的客家文化,至今他們的風俗習慣和建筑形式都有著獨特的風格。 桃源洞不僅自然景象豐富,而且山水結合的好,與植物相得益彰,形成了她神秘、野趣、奇險、恬靜的風景特色。區內分為六大景區,主要景點有:樹抱石、珠簾瀑布、試鞭石、一線天、石板推、獅子崖、龍潭天河、東坑瀑布、古老仙等。 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建設始于1984年,經過10余年的努力,現己逐步形成吃、住、行、游、購、娛一條龍服務的格局,建有進園公路一條,并己延伸至江西井岡山,修筑格木壩至黑龍潭循環游道,修建房屋建筑5千平方米,其中桃源洞賓館有60個床位和配套設施,株洲市職工療養中心修建的“珠簾山莊擁有同時接待180人療養的能力,建有具民俗風情的竹園山莊,加上客家風味的餐飲,形成了桃源洞獨特的風土人情,區內己開通程控電話,建有衛星電視接收站一個。相信不久的將來,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將成為連接炎帝陵和井岡山,以森林旅游為主的多功能旅游勝地。
關鍵字: 井岡山 人跡罕至 國家森林公園 無產階級 森林公園 自然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