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峰寺
韶峰古寺坐落于韶峰峰頂。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627~650),明清時期香火旺盛,方圓百里內的佛徒信士,必到此頂禮膜拜。20世紀50年代時,僧尼還俗,寺亦年久失修。“文革時僅剩殘垣斷壁。在紀念毛澤東誕辰百周年前夕重建,以舜帝駐足韶山的傳說為依據。該寺下部建筑為正方體,上部為圓錐形,頂端為錐尖,產生一種“升天之感,表現人們供神敬天的虔誠心理和追求幸福安寧的情懷。寺的頂蓋采用“重檐式、“金字塔式建筑。中下部建筑具古城樓風格。上有觀日之處,觀日處均為開敞式,不設屋檐、頂棚。游人登閣遠眺,視野廣闊,群巒疊嶂,田園房舍,盡收眼底。若夜宿古寺,凌晨觀日出,見太陽冉冉東升,四野靜寂,萬山沐暉,別是一種令人激動萬端、豪情噴涌的壯景。韶峰寺寺內大廳有舜帝和他的二妃像、十八羅漢等上百尊塑像。寺大殿兩側書對聯數副,其中兩副曰: 舜帝南巡,奏揚韶樂傳天下; 紅日東出,播種福田在人間。 佛地靈山,無點誠心休到此; 觀音圣境,有些善意再來游。“韶峰寺寺名為原中國佛教協會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樸初所題。
關鍵字: 中國佛教協會 全國政協 圓錐形 盡收眼底 年久失修 正方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