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泉
蒙泉位于縣城西南芙蓉峰下,泉水甘冽,烹茶無垢,煮酒醇香,可與長沙的白沙井媲美。井旁有宋紹熙壬子年(1192年)鄱陽張垓書刻“蒙泉石碑一塊,碑高2.3米,寬1.02米。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知州陳國仲雇石匠用條石將蒙泉砌成八角形井,并在井旁建一石亭。光緒十八年,督學使者張預于亭柱刻“此來柱笏看山,孤負平生能著屐;為客飛符調水。偷閑試院且煎茶對聯一副,并在對聯旁刻識:“桂陽多好山,使者不能游也。城西芙蓉峰下趙侯廟,有泉甚清洌,試院茗飲則取汲焉。廟廢久,今州刺吏宜都陳國仲新之,招浙僧昌福司香火。丹徒茅君嘗謁侯廟,僧乃介以乞余書。余以僧同鄉人也,為綴二十六字貽之。光緒壬辰五月既望,錢塘張預書并識。 蒙泉,古名萬軍泉,俗稱八角井。相傳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趙子龍奉命取桂陽。臨行前,諸葛亮送趙子龍妙計錦囊,囑咐在危急時方可展開。趙子龍兵臨桂陽,在芙蓉山麓安營扎寨,時值冬季,氣候干燥,營寨缺水,軍心浮動。為解燃眉之急,錦囊派上了用場。可是打開一看,只見八卦圖一張,沒有取水之理。趙子龍把八卦圖攤在地上,左看右看,橫看豎看,還是看不出取水辦法,一氣之下,取過長槍狠狠戳向八卦圖。不料,透過八卦圖,這一槍居然戳出了水。將士大喜過望,依著八卦圖樣挖掘,萬軍泉、八角井便由此而來。后人為紀念這件事,就在涌泉處仿八卦圖砌成八角井,建井亭,立石碑,取名蒙泉,意為蒙恩之泉。
關鍵字: 八卦圖 八角形 大喜過望 安營扎寨 燃眉之急 芙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