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車河古鎮
民宅多為吊腳木樓,依山傍水而建,臨河者倒影澄潭如水中街市,依山者雄峙高崖似空中樓閣。兩條河潔凈透亮,其中小河尤為美麗,青山夾岸,綠水長流,河畔蓼紅芷白,桂馥蘭芳,素有“香溪之稱。其水盡來自溶洞,距街三里之內,就有魷魚洞、犀牛洞、王家洞、向家洞幾股洞泉和一個叫“雞屎潭的溫泉。 “雞屎潭來有濃重的硫磺味,水溫如沸,除污力極強,根本不需肥皂便能將汗漬洗得干干凈凈,并能醫治瘡疥,維護皮膚健康。河中多魷魚,肉嫩且肥,立冬前盡逆水潛入溶洞起冬,立夏前兩三天則成群結隊隨夏汛而出,鄉人在洞口安上網壕,只需“守株待兔,便能得到豐盛的收獲。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有時每天可得幾百斤。 小河灘多流急,是漂流的極佳去處。洗車河是土家族聚居區,至今仍普遍使用土家族語。土家族有語言無文字,其民族文化全賴口碑世代傳襲,所以這里的土家文化獨具特色。距本埠八里處即洗車大河西畔,有聞名遐邇的土家族大擺手堂三月堂,清嘉慶《龍山縣志》記載:“土司設擺手堂謂是已故土司陰署,供以牌位,黃昏鳴缸擊鼓,男女聚集長歌,名曰擺手,有以正月為期者,有以 三月六日 為期者。現存于洗車河鎮盆堤村的清代擺手堂碑,便詳細記述了當時的擺手盛況。洗車河以東的他砂、靛房、坡腳以打溜子而著稱,靛房鄉因此而被中央文化部授予“全國民間藝術之鄉稱號;與洗車河一水相連的苗兒灘鎮,盛產土家織錦,“戶有機聲,頗具古風,產品暢銷中外,被國家輕工業部授予“全國工藝美術大師葉玉翠的家鄉便在這里。1999年,苗兒灘被省文化廳授予“湖南省群眾文化藝術之鄉稱號,從而形成了以洗車河為中心,土家風情濃郁的人文景觀。
關鍵字: 兒灘鎮 公路橋 文化部 獨具特色 盆堤村 輕工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