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山寺
藥山寺位于湖南省津市市棠華鄉藥山村,自唐以來,就是我國著名的佛教文化圣地,唐貞元初年(705年),南岳石頭希遷的法嗣弟子惟儼,帶著弘揚禪宗南宗的使命從南岳移居藥山。他致力于振興禪風,擴充寺宇,傳授禪法,一時海眾云會,使禪宗南宗得以發揚光大。惟儼因此振譽十方,遐邇喧然,成為南中國禪系中頗具影響的一代禪師。 惟儼親手創建的藥山寺,歷經滄桑,幾度興廢。清初復建的古藥山寺,占地48畝,前有山門戲臺,依次有天王殿、韋馱殿、大雄寶殿、觀音殿、方丈樓,主殿兩旁有供諸佛諸祖的側殿及配房數十間,其規模之雄偉,佛殿之巍峨,佛像之高大,在國內都是少見的,是祖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后因歷史變遷被毀,佛殿蕩然無存。隨著宗教政策的落實,十方檀越紛紛要求修復藥山寺,報經津市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了“湖南省津市市藥山寺修復委員會。該會為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推動法輪常轉,領導和實施藥山寺修復工程,作出了全面修復藥山寺的規劃,第一期工程修復惟儼墓塔,第二期工程即復建大雄寶殿,1996年已告竣建成。 大殿按原寺規模和風格修復,正殿塑:釋迦牟尼、阿難、迦葉,兩邊塑十八羅漢。大殿工程耗資人民幣500萬元,除呈請政府資助外,全部建設資金由藥山寺籌劃募集,這不僅是灃州佛教界的殊勝因緣,亦是海內外佛子信眾之所望,對弘揚佛法,發展旅游事業,都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藥山寺開山祖師是惟嚴禪師,傳承法系為臨濟宗,該寺清初曾經重建,最后兩次重建修整分別是1990年和1996年。寺內現已修復和建成的主要佛教建筑有大雄寶殿、千手觀音殿、山門、僧寮等。寺內有唐朝所鑄大鐘一口,被視為該寺鎮山之寶。寺內還有古代種植榔樹、樟樹四株,樹齡已達八百多年。該寺有僧人墓塔二座,一座為唐朝惟嚴祖師塔,一座為現代名僧百深禪師塔。另有碑刻12塊,珍藏佛經12部。 藥山寺現任住持谷君法師,55歲,湖南省津市人,1983年出家為僧,師從百深禪師,畢業于中國邏輯與語言函授大學。兼任湖南省津市佛教協會理事。現任監院為谷澤法師,72歲,湖南津市人,1988年出家,師從百深法師。
關鍵字: 人民幣 大雄寶殿 法輪常轉 津市市 湖南省 觀音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