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名村上甘棠
如畫的山水,古色古香的建筑,樸素的村民,走進上甘棠村就宛如步入了世外桃源。這一處由一個家族在一千多年的歷史中鐫刻下來的專門反映這個家族千年發展史的摩崖石刻在湖南省還是第一次發現。它對于研究宋元明清時期的鄉村歷史、民俗,尤其是本地的歷史、文化和宗教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上甘棠村南面有一座三孔石拱橋,名曰“步瀛橋,該橋始建于宋靖康元年,歷經元、明、清修繕,千百年來維系著村前的古驛道,橋長27米、寬4.5米,跨度9.5米,拱凈高5米。拱橋采用半圓型薄拱,造型小巧別致,與文昌閣的莊重高聳互為襯托,構景成圖,相應成趣。 石拱橋是湖南省到目前為止發現的唯一一座宋代古橋。此外,還發現了文天祥書法題詞“忠孝廉節,與上個世紀80年代末在長沙學宮遺址發掘出四方清嘉慶年間的“忠孝廉節字體一樣,書法風格相同,尺寸大小都差不多。上甘棠村的發現為文物專家們研究封建社會提供了一個完整的組織細胞。在農耕社會里,血緣村落是一個獨立完整的生活圈或文化圈,是保持著社會各項特征的最小的單元。上甘棠村的發現就為我們提供了從普通自然人與社會人的角度研究歷史的完整資料。
關鍵字: 歷史文化 文昌閣 湖南省 生活圈 石拱橋 自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