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黃鶴樓
再游黃鶴樓27年前,游過一次黃鶴樓。那是1990年的6月,初夏的武漢就已經很熱了,我們一行幾個人在品嘗了地方特色小吃“豆皮大王”后,前往黃鶴樓。艷陽下,黃鶴樓巍峨屹立在武昌蛇山之上,金碧輝煌。我們登上最高層,眺望武漢三鎮和長江大橋,套用當時很時髦的一句領袖的詩詞,確實是“極目楚天舒”。由于時間倉促,一走一過,黃鶴樓留下的印象,除了這些,就沒別的了。27年后,再游黃鶴樓。同事兼向導是武漢辦事處的經理,在鄂工作多年,算是個“老湖北”了。他說現在的黃鶴樓可不比20多年前了,景區規模擴大了不少,又有一些新的景點,很值得一看,你難得來一次,一定要好好看看。他知道我喜歡名勝古跡,就安排在星期六去,讓我有充分的時間看個夠。像我這個年齡的人,對黃鶴樓的認識都來自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著名詩篇《菩薩蠻•登黃鶴樓》:“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空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黃鶴知何去?剩有游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毛主席1927年2月考察完湖南農民運動后來到武昌,登上黃鶴樓,寫下了傳世的佳句。在那一句頂一萬句的年代,可想而知,黃鶴樓在我們心中的分量。因此,上一次游黃鶴樓多少還帶有幾分“朝圣”的味道。時過境遷,再游的心情輕松了許多,剩下的完全是一種休閑了。據介紹,黃鶴樓的名字來自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這里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一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只鶴,告之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10年,道士復來,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云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其實興建黃鶴樓的真實目的還是出于軍事上的需要,始建于三國時期,1700多年來屢建屢毀,最后一次毀于清光緒十年(1884年)大火。現在看到的是1985年6月建成的。經唐、宋、元、明、清演變至今,規模形制均有變化,從樓內展示的歷朝歷代黃鶴樓模型來看,當屬今天的規模最大。集樓、軒、廊、坊、亭為一體,六十個翹角,翼舒凌空,四望如一,古樸典雅,堪稱當今名樓之佳作。
關鍵字: 極目楚天 武漢 特色小吃 長江大橋 黃鶴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