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通寺
寶通禪寺位于洪山南麓,為武漢市佛教4大叢林之一。唐貞觀年間殿宇擴建,又名彌陀寺。后因從隨州大洪山移來慈忍大師的“佛足供奉于寺,故奏請朝廷賜名為“崇寧萬壽神寺。明成化年間改為“寶通禪寺。寺廟幾經摧毀,又幾次重修增修。 山門 來到寶通寺,可見山門整飾,門額上書“寶通禪寺四個鎏金大字,雄渾有力,氣勢不凡。為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先生手筆。進入山門,可見“放生池、“圣僧橋,數畝院落的蒼翠樹和覆蔭數丈的古木。寶通寺不僅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剎,在寺內近周,也有許多頗具魅力的勝跡。諸如有以泉水清冽、常有乳峰涌起而著名的乳泉(又稱白龍泉)等名泉數處,有傳為南宋愛國名將岳飛親手栽植的岳飛松,南宋慶元元年(1195年)鑿刻、命名的洪山八景及其他古刻摩崖,以及南宋時鑄造的大鐵鐘、明代雕塑的大石獅、建于元代初年的洪山寶塔,等等。勝跡穿彌勒殿,越大雄寶殿,繞祖堂,經華嚴洞,上華嚴亭,登洪山塔,一路勝跡有些早已湮滅,或難以辨認,但那巍巍殿宇,幽幽廊廊,參天古木,蔥蘢山林,嶙峋怪石就能給人以極大的樂趣。最值得一提的是洪山寶塔。該塔屹立于洪山之巔,原名寶通塔、靈濟塔,后更名為洪山寶塔,系1280年前后為紀念開山祖師慈忍法師募建。塔高45.6米,磚石結構,分七級八方,設計精妙,為荊楚之最;塔頂系6. 5噸紫銅鑄就,可見建筑者之立意久遠,企盼永恒。由基層拱門而入,拾級盤旋而上,登頂遠眺,楚天風光盡收眼底。奇樹特別是在洪山寶塔附近有一些生長奇特的樹木:有的完全像生根于整塊沒有任何縫隙的巖石之中,有的根部整個被巨石叉開,岔開的樹干如同雙腿跨騎在大石背上,簡直是天公的神奇造化。
關鍵字: 萬壽寺 中國佛教協會 大規模 大雄寶殿 文物保護 錯落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