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針井
磨針井又名“純陽宮,位于老營鎮南12公里處緊挨登山旅游公路邊。道院纖巧玲瓏,布局緊湊。現存磨針井為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重建,1984年修葺如初,有廟房50余間,面積為1700平方米。主體建筑祖師殿,為三開間殿堂。殿內原供奉真武青年塑像。殿前埋著兩根碗口粗的“鐵針,烏黑光亮,象征老母當年所磨鐵杵。殿旁欄臺高舉,拱擁井亭一座,疊檐雕脊,凌空飛展,輕巧典雅。亭中有井,其上龕內置鐵鑄老母磨針像,手捧鐵杵,頭微側,笑迎過往游客。井臺下,至今保存一石碑“直角獸化石。據考證,它距今已有2億多年的歷史。磨針井,建于清康熙年間(1662---1722),名純陽宮;清咸豐二年(1852)重建;1981年湖北省政府撥款修葺,恢復了原貌。磨針井占地5000平方米,廟房52間,建筑面積1543平方米。在道院中,殿前埋著兩根碗口粗、半米高的鐵針,烏黑發亮。相傳,凈樂國太子(真武大帝幼年)得到玉清元祖紫氣元君(女神仙)的指點,到武當山學道,因感年久不成,欲出山還家,紫氣元君為啟發他再堅信心,就變為一位老婦,坐在溪澗邊磨鐵杵,太子問:“干什么?老婦說:“磨針。太子說:“這要磨到什么時候?老婦說:“功到自然成。太子悟到了這個道理,返身回山修煉,終于得道飛升。相傳,凈樂國太子入武當山學道修煉,意志不堅,欲出山還俗。走到這里,其師紫氣元君化為姥姆以“鐵杵磨針點化后,復回山中修煉,終于得道升天,成為北方的真武大帝。殿前這兩跟大鐵杵象征著老婦所磨的鐵杵,這個宗教故事表現了中國人對事業持之以恒的不懈追求精神。
關鍵字: 中國人 干什么 建筑面積 持之以恒 武當山 祖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