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踏秋——開封、洛陽四日半
本次家庭游由原本的四人增加到了六人,由于本人死黨強烈要求加入,好順便去大相國寺還愿。為了契合所有團員的時間安排,從11月4日一直拖到了11月15日,我這個領隊實在是難當。不但要一早安排好游程,還要到處搜尋好吃、好玩的節目,以期讓家人都能滿意。15日晚8點半左右,在歷時12小時的車程后,6人小組順利踏上開封的土地。按照行程,在火車站同導游會合后,先去賓館check in,然后再去聞名已久的鼓樓夜市吃小吃。開封的taxi起步價為5元,比起上海來真是便宜太多,但是火車站的司機們卻以為我們是“沖頭”,說8點半已經吃夜間了,起步6元,到西街伊園飯店要7元。當我問她為什么計價器不開時,竟然回答說:壞了!暈!簡直跟上海火車站北廣場的黑車一個德行。出門在外,安全第一。因為時間也挺晚了,隊員們也趕著去夜市,所以大家也沒跟司機多計較,不過在下車后跟導游說,不打票的車以后絕對不乘,不要以為上海人是傻子,我們只是不愿意為了這幾塊錢計較。從賓館check in出來后,集體直奔鼓樓夜市。到了之后,初看看就有些失望,聞名遐邇的夜市只不過就是馬路邊的兩排小吃攤,品種也有很多重復,衛生條件就更不用提了。來也來了,總得逛逛,一圈兜下來,最好吃的是一種燴疙瘩面(4元/碗),有干濕兩種做法,咖喱味道。其次就是坑饃(5元/份)和馬家牛羊肉。還有大多數的攤子就是燒烤和涮牛肚。最后還是有很多人沒有吃飽。還好賓館門口有個米線攤,味道還不錯,3元一大碗,夠兩人吃的份,不巧的是剛坐下,天上就飄起了朦朦小雨。大家只能一邊撐傘一邊品嘗,不過也還別有一番滋味。遺憾的是雖說入住的是三星級的賓館,但是內部裝修和浴室等都很陳舊,床縟還很單薄,晚上竟然有人差點冷的感冒。:(16號睡了個大懶覺后,團員們于9點半準時集合去大相國寺燒香。據劉導說從賓館走過去只要幾分鐘,用不著打車,大家就嘻嘻哈哈,一邊呼吸著清晨開封雨后的清新空氣,一邊好奇的左右探看,跟著導游走去本次行程的第一站。大相國寺為中國十大名寺之一,建于北齊天寶六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歷史。由于北宋鼎盛時期,皇帝常常親自至此祈福等,故又稱皇家寺院。其鎮寺至寶首推由整塊樹木雕成的千手千眼四面觀音立像,其規模之巨大,工藝之精細,形象之生動,無不讓各地涌來的善男信女們誠心頂禮膜拜。據說該觀音像有求必應。在各自許愿上香后,大家在寺院門口看中了一種野生蜂膠塊(10元/斤),入口即化,口味甘甜,據老板說有止咳化痰之功效。買好后,正巧看到有種6人座小面的,起步價也是5元,立馬攔下,向計劃中的黃家包子鋪進發。黃家包子鋪在開封雖然沒有第一樓那么響亮的名號,但是據說當地人都是在那里吃灌湯包的,價廉物美。可惜的是夜市前的那家總店被辦喜酒的給包了,只能去附近的分店吃。7人(含導游)叫了4籠灌湯包(6元/籠),一盤桶子雞(16元),一份鯉魚焙面(35元),一份香菇青菜(8元),3瓶啤酒,一共才付了98元,真是物超所指。其中除了灌湯包是他家的特色之外,當數鯉魚焙面最為好吃。味道有點類似西湖醋魚。據店員講,西湖醋魚就是仿照鯉魚焙面作出來的。不同的是西湖醋魚一般是在魚背上撒點松子,而鯉魚焙面是在魚背上放炸過的龍須面,應該說是比龍須面還要細的面絲。口味獨特。在酒足飯飽后,打車前去清明上河園。該園純為是仿宋人造建筑,依清明上河圖中所畫而建。內除人造景點外,各類仿宋表演一應俱全:噴火、雜耍、踩高蹺、斗雞等。由于爸爸和死黨以前來過,而且這里由于是外商投資的開發項目,60歲以上的老人也沒有折扣(要70歲以上),所以老爸和死黨兩人決定在園外其他景點游覽,不陪我們一起進去了。在我們其余四人游覽出來后,他們兩個人竟然已經乘人力車沿河觀光過了,還買了開封特產東大寺門李記的花生糕(8元/斤),據司機師傅說,這里的花生糕有別于其他攤點的,味道獨特,花生香濃,入口松甜,不粘牙。后來在汽車站門口我們又買了4元/斤的花生糕,對比了一下,果然味道,色相都有很大差別,表面的花生分量區別尤其明顯。果然貴的有道理。可惜實在長途跋涉帶起來不方便,不然再多買些,帶回家品嘗就好了。建議大家多帶生力軍出門,好幫忙多帶點特色東西回家品嘗,不枉長途跋涉之艱辛。^-^在沿途觀光完天波府、翰林院等景點后,在導游的陪同下,我們到開封長途汽車總站購買了開往洛陽的車票,結束了愉快的開封之旅。總的來說,開封的景點行程輕松,餐飲小吃一應俱全且購物愉快,唯一遺憾的是晚上的黑車和住宿的賓館,建議下次去的朋友要特別當心。我根據網友介紹找的導游劉穎服務也很熱情到位,缺點是沒有做到適當提醒,當然為了當地的旅游業,我們也是可以理解的。其他剩余景點據說都沒啥看頭,基本都在1小時內都能解決,如不信佛的朋友只要去一個景點就可以了(半天搞定),愛拍照的朋友倒是可以住我們那個賓館,晚上沿河景色燈光十分漂亮,觀光完買點門口的小吃回旅館睡個大頭覺倒是美事一樁。晚上在經過三個小時的長途顛簸后(由于車上沒坐幾個人,司機倒車,導致晚點半個多小時),到達洛陽,不過這晚沒有像開封那樣有導游接待安排了。原定的地接社洛陽中青旅只負責后面兩天的旅游行程,住宿的地址已經事先在游程安排上注明,就在他們旅行社的樓上,距離火車站汽車站步行大約5分鐘左右。在安排完住宿行李后,6人團找了導游推薦的賓館附件的川菜館吃晚飯。總的來說是個挺地道的川菜館,就是盤子太大,所有的菜都是用大盤裝的,裝魚片的盆跟我家的臉盆差不多大。要是人去的少了還真吃不完。又是一頓大吃大喝后,安然回旅舍洗漱睡覺。沒想第二天一早發現315房間廁所漏水導致房間水漫金山,漏水甚至滲到對面和隔壁的房間,樓道中也大量積水。但是本著上海人民優良的涵養文化,雖然旅行箱和很多衣物都被水浸濕了,但是作為大伙領隊的我并沒有和旅舍服務員大吵大鬧,只是很冷靜的發了條短信給導游小李:出大事了,請速至賓館。在交代了事件后,我們還是按照行程,踏上了洛陽第一站——少林寺。一路上除了聽李導的解說外,我還同司機馮師傅探討了洛陽小吃。因為馮師傅是洛陽本地人,所以對各個景點的典故還有風味小吃了如指掌,我一路上可是聽的津津有味的。現在的少林寺特別注重佛教商業開發,無論在門票上,各景點項目開發上,武術表演上,祈福還愿等各方面均按質收費。由于少林寺率先將門票從80元抬高到100元后,龍門石窟的門票也相應從60漲到了現在的80元。雖說少林加了武術表演,龍門加了其他4個小景點,但是實質上就是給抬高價格搞個名目。這些加出來的表演和景點實際上都很雞肋,不去很可惜(浪費了加出來的錢),去了還就是更要掏腰包。拿少林的表演來說,就是武術學校的小學員,拍照自帶相機一張(限3名學員)10元,光盤10元,寺內的武僧表演門票另收,也才10元。表演館前敲大鼓費用自愿捐獻。。。。。。反正在寺內到處能看到收錢點錢的和尚。實在是有礙觀瞻。不過聽導游說,現在看到的基本都是住家和尚,真正的大和尚是不容易看到的,只有在宗教活動或其他重大活動時才能‘一睹芳容’。參觀完少林寺后,在司機馮師傅的推薦下我們來到了附近一座比丘尼寺廟永泰寺的素齋館用餐。說句實話,這里的齋菜是本次行程中最符合中老年游客口味的,被我爸媽評為本次行程最美味一餐。值得推薦的東西有很多,例如西芹炒臘腸,家常豆腐,滑炒三鮮等。仿肉齋菜做的尤其地道。特別我要重點向大家推薦的是這里的茶水,一種叫做槐米的植物種子泡制的茶。茶湯顏色金黃清澈,類似立頓輕揚茶,喝時有種淡淡的米香,是比丘尼(尼姑的敬稱)們自己上山采摘的。15元/包。據說有軟化血管,降血壓之神奇功效。(也許功效有些記錯了,請多包含)在品完齋菜后,我們來到了洛陽的第二站——白馬寺。這座寺廟在我的腦海中的引擎搜索常常于武則天、薛懷義聯系在一起。不知道這座古老的寺廟對此是否有點介意?雖說該寺非常古老,但是實際比想象中的要小很多,經過很多待重建后的寺院格局略微有些倉促。如果不是很誠心的跪拜所有佛像的話,大約40分鐘內就能將全寺游覽完畢。晚上我們來到了傳說中的洛陽真不同吃水席。來之前我聽網友說水席量大,建議單點,但是導游幫我們預定的時候才發現真不同是不能單點的,最少的一桌是480元。在我的強烈建議下,團員們來到了這座水席的天國。這里真是不同啊,裝修富麗堂皇,水席流水上菜,菜菜不冷不熱,個個湯湯水水,服務不叫不來,實在是有負水席之名,讓我們失望透頂。整桌將近30道菜,我們有一半是動一筷子就沒人吃了,還有三分之一是連動也沒動,看著就難吃的。最后沒動的都打包送給了馮師傅。傳說中的水席就這樣毫無異議的被大家評定為本次行程中最難吃的一餐。在半饑半飽后,我們揣著湯湯水水的肚子,來到賓館附近的西工廣場小吃街覓食。總算找到了馮師傅推薦的小街鍋貼,據大家說味道不錯(因為我不愛吃韭菜就沒吃),還有玉米粥都很好吃。順便還買了些魷魚、油栗子、爆米花之類的。填飽肚子回家睡覺!在回賓館的路上我們發現了一個好地方,西工廣場的音樂噴泉。后來據馮師傅說,在新區有個更好更大的噴泉,好像是定時開放的(8點半后)。可惜沒有時間去看了。下次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去看看。11月18日,這是我們最后一天的洛陽行程。出發前我向導游小李詢問了旅行社關于賓館漏水問題的交涉,好像說只能退60元(一晚標房100元,同二星未掛牌)。我聽了后只說了一句,如果只能這樣,我們也沒問題,可以付錢,但是我有權向消協投訴。我最低能接受的解決方法是當天這間漏水的房費免付。其他房間因為設施良好,我們愿意按價支付。5分鐘后,該事件按照我的提案順利搞定。沒有吵吵鬧鬧,不開心,即沒耽誤行程又沒影響到大家游覽的情緒。這充分體現了我們新時代上海人的文化教養和法制觀念。為此我有點小小得意。j拎著大包小包的上了旅游車后,我們一行6人先行奔向了計劃已久的鐵謝羊肉湯。其實來到洛陽后就一直想品嘗這里出名的各色肉湯,如驢肉湯、牛肉湯、羊肉湯等,但是聽馮師傅說這里的人都是早上喝湯的,最好就是頭鋪湯了,可是要我們6、7點中出來也太早了點,中午和晚上呢又太晚了,只能放在7點半第二場了。不過當手捧那熱乎乎的羊肉湯,品嘗著浸入湯中的夾饃和面條時,那個滋味美的。。。連我這個平時羊肉不粘的人也好上了這一口,想來這味道也不會差。這頓在旅程結束后,被大家評定為最值得一吃的洛陽名湯。當然說不定我沒機會嘗到的驢肉湯、牛肉湯可能比其更加美味,但是因為沒吃到,所以沒有評定的依據。下次再有機會來洛陽的話一定要多呆幾天,每天早上爬起來第一件頭等大事就是喝湯。呵呵,大家別笑話我,嘗遍美食可是我人生的第二大目標。在飽食之后車行龍門,尋找傳說中的盧舍那大佛。之前已經聽說以前的龍門門票只有60元,但是自從少林寺漲價后,龍門也不甘寂寞同樣上漲了20元,不過為了堵住悠悠之口,多加了廣化寺、東山、白園三處景點。所以導游小李在征詢我們意見后先帶我們去了廣化寺。起初我們在聽說了這座寺廟是洛陽唯一的一座密宗佛寺,歷史悠久,且介紹的師太通古博今,邊走邊說:各位施主,只要誠心就好,不需要做其他事情的。我們于是就跟著師太先去了大殿聽主持為我們賜福念經,不過在念完經后發生了一件怪事:只見一個小和尚手腳麻利的將我媽領出殿外,我剛回過神詢問去處時,師太就將我和死黨兩人領出大殿來到了購買高香的地方,出來前回頭撇了一下留下的哥哥和死黨老公,好像看到有和尚在賜福袋給他們。忙詢問師太原因,被告知:你母親與佛非常有緣,被請去內室與佛結緣,將會有高僧特別接待;你哥和另一施主主持將會賜福給他們,因為他們很有靈性;你和這女施主可以單獨為家人消災,需要請高香,一套99元。另外該寺為自主經營沒有政府扶持,需要自己創收,所以只有靠善心的施主多多捐獻了。在聽完以上這段話后,我徹底清醒了,原來所謂的賜福、有緣都是騙錢的,事先什么都不用做的全是幌子。到最后總算把目的給明說了。其實每一個進寺廟的人基本都相信佛教,誠心禮佛后,基本都會自覺捐贈香油錢,但是從來沒聽說過有寺院強迫捐獻,控制金額的,且事先也沒有說明,心里不由有些火大。但是在寺院里又不能得罪菩薩,吵吵鬧鬧的,所以我對師太說不放心母親一人帶去偏室,要去等母親出來,總算脫身了。到偏室門口看到母親正好出來,一臉凝重,忙問怎樣了,有沒有被斬到。媽說里面有個師傅幫她算命還拿了個福袋要送給她,不過要付三、四百,媽說自己身上沒帶錢,基本都在女兒身上。師傅臉色挺沉重但說可以意思意思,結果媽掏出身邊僅有的零鈔10元意思意思就出來了,師傅也沒說話,福袋也沒好意思拿。出來后就對我說:太奇怪了,哪有一定要付那么多錢的?還好身邊還有零錢,要是沒有的話,要么就得大出血,要么就得得罪菩薩不拿錢了。誰知道等會兒會不會背著詛咒我們。太可怕了。我可憐的老媽!逃出來后,又去了前面師太提到的18羅漢洞,所有的羅漢都被鍍了金身,金光燦燦,無不提醒我們佛門處處需黃金的事實。走出山門,去同沒進去的老爸會合,結果還看到了借尿遁逃出來的老哥。據哥說,我們走后,小和尚就拿出福袋賜福給他們,里面有塊玉,要他們出300元左右的香油錢,因為哥哥以前在其他寺院中被這個理由逼買過一個玉墜,因此借口尿遁先行開溜。只留下死黨老公孤軍奮戰。在寺廟口等待了5分鐘后,總算看到死黨和她老公一臉凝重的步行出寺,看他們那沉重的腳步,我們意識到大勢已去,識相的都絕口不提寺內的情況,免得人家傷心。懷揣著各自不同的心思,我們繼續奔赴當天的重頭戲龍門石窟。在一片薄霧朦朦中,我們走進了龍門。遠處龍門大橋若隱若現,好不恢宏。通過軍用望遠鏡還可以眺望到對面東山的達摩面壁之山洞,還有其他的一些洞窟作品。登上西山的石窟后,導游從最古老的佛像一直講解到最難看的佛像,其中當然有我最喜歡的有中國維納斯之稱的殘臉美態佛像,以及武則天女皇親自監工的盧舍那大佛。可惜的是很多完整漂亮的洞窟外面都圍著柵欄不讓游客入內參觀,只能在外面粗略欣賞。真是遺憾!三個小時過后,我們帶著感動的心離開了洛陽最大的一個景點。一路上同馮師傅商量著吃什么,看什么,最后在不繞遠路的原則上我們到了七一路吃油燴面。在馮師傅的建議下,現在附近的熟食店買了麻油雞和牛蹄等下面的料,然后來到這家看上去人氣很旺一直在排隊的油燴面館。憑著一路行來的經驗,我只買了6碗小碗面,在排隊等待中,大伙看到吃面的人有的大碗,有的小碗,覺得小碗的不行要我改大碗。在秉承先常味道再追加的原則上,我堅持了我的看法,結果不出所料,上來的都是那種海碗,小碗的原來是裝付贈的豆芽的。‘采采’,還好沒改,就現在這小碗就夠兩個大男人吃的了。吃下來味道也不怎么適合南方人口味,簡單說就是一種醬油拌寬面條,面倒是挺筋斗的,不過也就如此。打著響嗝的隊員們在馮師傅的車邊討論下一站行程。原本定好去關林的,但是一聽說只是一個祭奉關羽頭顱的小祠,大家都打了退堂鼓。還有就是老哥下午要先乘快車回上海,明天中午前要趕到學校考試,所以時間方面也不好安排,得先送他去火車站。最后在團員們的首肯下,最終采用購物的方案。因為回去后大家都有同事朋友要送點特產什么的,在詢問了馮師傅后,大部隊向洛陽最大的購物超市進發。什么老包酥啊、棗片啊、油茶啊、洛陽黑啤啊、都被我們一一打進。還有很多好吃的由于考慮到分量太重,在遺憾中不得不被放棄了。購物修整后,大隊人馬無處可去,在爸媽的建議后,提前直奔最后的飯局——牡丹廣場的牛肚王。由于有著充分的剩余時間,我們在喝酒、討論、爭執中消耗著洛陽最后的夜晚。傳說中美味的牛肚王,說來也就是上海平時吃的涮鍋。不過談笑中倒也非常熱鬧。在吃完這頓散伙飯之后,我們將導游放到了回去的車站,接著馮師傅就送我們去火車站找人幫忙補臥票。原來到洛陽后,我們先去火車站買回程票,但是只有硬座沒有臥鋪的買(據說都給黃牛包了)。馮師傅聽說后幫忙想辦法聯系了前一天當班的朋友幫忙寫字條補票。最后不但幫我們找到列車員順利地補了票,還一直送我們上車才走。實在是太熱情了。好感動。要是這次沒有馮師傅,家里的兩個老人就得和我們一起座16個小時才能回家了。
關鍵字: 古城 大相國寺 左右 開封 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