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兵中原行之博物館
尖兵中原行之參觀博物館 河南省博物館是一個是國內著名的綜合性博物館,規模相當大,藏品豐富。河南省博物館也是我非常向往的一個地方。 2006年5月,我我從上海坐飛機,第一次踏上中原大地。中原之行第一個城市就是鄭州,鄭州有嵩山、少林寺、宋陵、二七紀念館……等等歷史人文或自然地理景觀,但我的第一個點卻是河南省博物館。鄭州河南省博物館 博物館的外形不如我想象得那樣雄偉和充滿古意,是一座類似于金字塔的建筑。 整個博物館將展區分成了幾個大的功能塊,將文物歸類展出,方便游客參觀。而且此博物館準許照相,只是必須關閉閃光。 河南原始文化:著重介紹了發現于安陽的小南海文化(舊石器時代距今24000-11000年),以出土的砸擊石器為主;發現于新政裴李崗的裴李崗文化(新石器時代距今10000年到4000年),以磨制石具和骨制器具為主(國寶級的七孔骨笛在這里展出);發現于澠池的仰韶文化(距今7000到5000年),不僅展出陶器還有農作物以及復原的濮陽出土的“中華第一龍”;還有屈家嶺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中陶器。 中國的青銅器文化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文化,自夏代向后近兩千年后的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都有出產,不僅歷史長而且覆蓋廣,甚至邊遠的苗寨還有青銅鑄造的銅鼓,更別說異軍突起的四川三星堆青銅文化了。青銅其中最有藝術價值的就是主要用于祭祀和賞賜功臣的禮器。河南省博物館的青銅器不僅種類多,而且藝術價值非常高。主要分酒器、食器、水器、樂器。兵器等。青銅器皿上常見的紋飾獸面、饕餮、鳳鳥、龍、蟠縭、幾何等在這里都能見到,甚至連人物畫像等非常見紋飾都能見到。 還有石刻、陶器、玉器、明器、工藝、書畫等專題展廳均有珍品展出。 另外,在參觀期間,正巧舉辦盧浮宮銅版畫精品展,讓我領略了西方寫實藝術的經典。三門峽虢國博物館 個人感覺三門峽虢國博物館是整個中原地區最好的專題博物館。虢國博物館是一座建立在墓地原址上的專門針對春秋時期虢國國君墓葬的遺址博物館,是國家4a級景區。 虢國有著非常古老的歷史,歷代國君忠于王室,為周王出兵討逆、插手諸侯國內政,維護王室利益。但是連年的征戰不僅導致了虢國的衰落還為虢國樹立了強敵。最終被受封于山西的晉國滅亡了。“假虞滅虢,唇亡齒寒”的成語典故由此而生。虢國的貴族大多被俘虜,押送到山西。虢國人愧于祖國滅亡,皆以國為姓,故此成了中國“郭”姓的由來。中國“郭”姓都以河南三門峽為祖宗之地。 博物館共有有五個展廳:《虢國春秋——虢國歷史文化展》、《虢寶擷英——虢國墓地出土文物精華展》、《車轔馬蕭——虢國大型車馬軍陣遺址群展》、《國君覓蹤——虢季墓遺址群展》、《梁姬風韻——國君夫人墓出土文物展》。其中的車馬軍陣坑是精華中的精華。而號稱中華第一鐵劍的真品收藏于省博物館。鶴壁博物館 鶴壁博物館位于鶴壁新區,是2005年5月1日建成開放的。我5月17日來到這里參觀。該博物館為一座歐式建筑(鶴壁新區沒有自己的特色,完全就是歐洲等地建筑的堆砌復辟,毫無章法可言,給人一種嚴重的媚俗感。新區不僅有縮小版的大笨鐘等歐洲古建筑圍繞廣場,而網通辦公樓,直接就是迪拜那座風帆形七星級酒店的縮小翻版。臉都紅了簡直沒辦法抬頭。),藏品不算豐富,但《燃燒的輝煌》那個關于鶴壁古代陶瓷工藝的專題展覽到值得一看。 后記:尖兵中原行終于告一段落了,雖然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寫出來,但是以后有機會或者有了補游機會后再行奉上。原因很多,有的地方已經令我憤慨和鄙視根本不想寫(如少林寺),有些地方因為跟團沒有觀察仔細,沒有領悟其中的美和其中的關鍵,所以不敢寫(如中岳廟、嵩陽書院等等)。中原文化博大精深,不是我這種人在短時間可以去理解去讀懂的。當然,有機會的話還會去,會做足功課后再去!以便更好地理解那些深厚的文化。中原之地,在2005年和2006年分別去過2次,總共時間將近2個月,但總的來說還是工作時間為主,因此,很多景點僅僅是走馬觀花、報個到而已,故此至今還為自己的這種膚淺的行為后悔不已。中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中原還有許多許多值得我牽掛的地方,我還會再去!(其余參觀過的博物館如洛陽、開封等,均在當地的文章中有過介紹) 接下來,我還會以專題形式陸續寫下我的游記,期間可能會插入幾篇在出差
關鍵字: 博物館 少林寺 河南省 紀念館 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