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博物館
黃河博物館成立于1955年,隸屬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位于鄭州市紫荊山路4號。作為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水利行業博物館之一,是我國唯一以黃河為專題內容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黃河是貫穿黃河博物館基本陳列的主線。陳列分為四部分:偉大的黃河;黃河的歷史災害;人民治黃成就;黃河治理遠景規劃。隨著展線的迂回,觀眾猶如徜徉于quot;九曲十八彎quot;的黃河之上,一覽黃河歷史春秋。在這里,你會深深體會到中國母親河的偉大;由黃河沖積形成的廣褒富饒的華北平原,由黃河和黃土孕育出的燦爛古文明,由黃河造就的如畫風光hellip;hellip;。黃河己成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蓬勃向前的精神之力。在這里,觀眾又對黃河洪水暴戾無常、肆虐為害的另一面也有深刻認識,黃河全長5464公里,是中國第二條大河,但其輸沙量卻高居世界首位,每年通過河南三門峽的泥沙高達16億噸,大量泥沙淤積在下游河道,形成了舉世聞名的quot;地上懸河quot;。同時,黃河又善淤、善徙、善決,在1949年以前的兩千多年中,決口1500多次,大的改道26次,給下游兩岸人民造成了巨大損失.黃河洪水至今仍是中華民族的心腹大患。
關鍵字: 三門峽 中華民族 舉世聞名 博物館 自強不息 輸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