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島印象
嵐島的海水湛藍清澈,游魚可數;嵐島的沙灘精細纏綿,金光閃閃;嵐島的木麻黃纖纖柔韌,楚楚動人;嵐島的民俗純正樸素,令人忘懷。嵐島的沙灘特具魅力,很美麗。你看那細細的沙子,緩緩的沙岸,湛藍湛藍的海水,連綿起伏的波濤,潔白如雪的浪花,無不令人遐想萬千,留連忘返。這一切的一切,都令每一位來嵐島看海的人們記憶猶深。 嵐島學名平潭島,是我國的沿海四大島嶼之一,它位于臺灣海峽西岸,與馬祖島相望,地理位置十分顯要。每當臺海危機時,我軍都以平潭島為模擬陣地,組織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以威懾“臺獨”勢力。去嵐島游玩,你不僅能感受到軍事重鎮的威武,而且它那美麗的風光定能讓你回味無窮。 八月里的一天,我們驅車來到嵐島看沙雕,感受沙灘的美麗。傍晚時分,走在沙灘上,習習的海風輕撩著你的衣袂,細細的流沙輕輕地擊打著你的腳面,癢癢的。一波連著一波層層疊疊的浪濤萬馬奔騰般的向我們呼嘯涌來,激起了朵朵潔白的浪花,俯身掬起一捧浪花任其在指間流淌,化為無盡的思緒。望著那淺淺的藍藍的海水,我們情不自禁地挽起褲角,小心翼翼地試探著向大海的深處走去,直讓海水把我們淹沒。 傍晚漲潮,湛藍的海水甚是誘人。遠遠望去,那排山倒海般的波浪向我們奔來,令人目不遐給。我想如果此刻能變成一條魚在大海中隨波逐浪,定然十分暢快的事。因此,我們個個奮勇爭先地赴向大海,時而潛游,時而沖浪,任由海水涮洗,任憑波浪沖滌。最令人難忘的是隨浪跳躍。遠遠望去,一陣洶涌澎湃的波浪迎面撲來,等到波浪就要靠近時,我們五六個人手牽著手,“一、二、三”齊身在浪尖上跳躍,就像鯉魚躍龍門一樣的興奮。有時動作稍稍不齊,躍不過那道高高的“龍門”,那排人墻傾刻間就被海浪沖倒,咸咸的海水直嗆得淚水直流。 晚上,在沙雕園里,燈光與沙雕交相輝映,五彩斑斕,變幻迷人。沙,本來是沒有生命的,是沙雕藝術家們用心靈與巧手聚沙成像、凝沙為塔,賦予了沙的生機、沙的偉岸,因而才有了今天這雄偉壯觀、仿古樸真的沙雕。走進沙雕園,凝望著那一座座形象逼真略帶夸張的沙雕作品,我仿佛看到了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壯舉,聽到了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宣言;留連沙雕園,品味著那一件件精雕細琢寓意深遠的沙雕,我感受到了開元盛世的繁華,領略到了萬里長城的雄壯;回首沙雕園,瀏覽著那一尊尊靜靜佇立默默守望的沙雕像,我期盼著海峽兩岸的統一,憧憬著中華民族的強大。 第二天清晨,我們五點多鐘起床去看日出。天公不作美,烏云籠罩,遮住了晨曦,只在海平面上露出一尺來高的空隙,看來太陽要沖破云層是不容易的了。但我們誰也不愿意就此離去,心中在默默地祈盼著。五點四十分,遠處天邊露出點點晨曦,越來越亮,只見紅光一閃,太陽緩緩地穿過海面上的那點空隙,就像新娘慢慢地掀開了頭上的一角紅頭蓋,露出了小半個羞紅羞紅的臉,確有“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走在這軟軟的沙灘上,踩著清涼徹骨的海水,呼吸著帶有點咸味的空氣,我真的羨慕生活在嵐島上的人們。清晨,老年人可以沐著晨曦,踏著浪花,或走或跑,舒展手腳,鍛煉身體;午后,少兒們可以頂著烈日,踩著沙子,或追或堵,拾貝捉蟹,追逐嬉鬧,盡情玩耍;傍晚,年輕人可以披著月光,伴著濤聲,或坐或躺,卿卿我我,談情說愛。

關鍵字:
印象 木麻黃 柔韌 沙灘 波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