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坑尋幽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周六起來,灰蒙蒙的,有點想下雨的跡象。心想著,雨后的林坑定有別有風味。于是起來,趕緊去醫院看看伯伯的情況,在老媽家蹭了頓老媽的味道,趕回椒江的窩時,困困地眼皮都撐不住了。于是美美地睡上一覺,睡到了自然醒時,發覺時已過四點,我的林坑哪!還不知道確切的路線是怎樣的呢?但是,一心想著要去的,再遲也要去。根據網上提供的路線,估計兩三個小時能到。于是,叫上一朋友,馬上出發。車輪開始轉動時,看了看表,是四點二十八分。 地圖上找不到林坑這個地名,只知大概的位置在仙居上張過后往溫州方向開四五十公里就到。到了仙居下各,已近六點,受不了那里老太婆面店的美味誘惑,盡管天色有點黃昏樣,還是決定先滿足一下肚子的需要。吃了兩根小腸一碗大腸面,繼續上路。此時西邊已晚霞滿天,很想駐足拍攝,朋友說,過了仙居后的路可全是人煙稀少的盤山公路,天黑了碰上搶劫的就死定了。說得我慌兮兮的,不敢再這么不分輕重不緊不慢的,安全為上,一邊看地圖一邊加速前行。 暮色已濃得只看得清山影田埂的大概輪廓了,可是看圖上的距離,好象還有一半的路途,想找個人問問都找不到,只好沿著溫州方向繼續開,開始進入山區了,路的左邊是一條寬而長的河,右邊全是聳立的高山,一個又一個的山洞鉆過去,卻看不到任何的指示牌,一路上,沒看到來或往的車子,朋友有點埋怨我的一時性起,說要來這兒就該早點出發,我的心里有點發毛了,趕緊撥通那個網上找到的林坑小橋流水人家的電話,問那老板到底林坑在哪兒。老板說一直往前開,會看到指示牌的。終于,又開了十來分鐘,看到林坑古村落的牌子了。又沿著蜿蜒的小山路行進了兩三分鐘,在一個隱約掛著紅燈籠的山岙里,找到了那個靜靜的世外桃源——林坑。我那懸了半天的心此時才落了地,一看時間,已八點十分了。 村口早已停了十來輛各地牌照的轎車,看來來此尋幽的人還真不少。整個村落早已被夜色籠罩,沒有月亮,微暖的燈籠懶照下,有幾個城里人模樣的男男女女在閑逛。小溪嘩嘩的流水聲,象是流淌在心里一樣,靜靜地唱著歌。偶而聽得見夏蟲的呢喃,風吹過竹林的沙沙聲,讓山村顯得格外的清幽。晚上看不清山村有多大,只看到山影綽綽,似乎身處群山腹地,空氣別樣地清新,城市的繁華喧鬧與它無關。我喜歡這樣的寧靜。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地處村口最佳位置的小橋流水人家早已客滿了,老板介紹我們去住在對面山上的一家客棧,還算干凈,價格也實惠,開空調70元。住了。洗漱后看了十幾分鐘的奧運,破天荒地早早橫枕,爭取早點入睡,早點起來拍晨景。讓朋友設鬧鐘,朋友笑了:何苦來著!醒到自然醒吧,讓一只懶豬早起,真是罪過!不聽冷嘲熱諷,心里很不服氣,明早非起來不可!盡管平時沒見過七點鐘之前的天空是咋樣了,可是,為了這口氣,無論如何。。。!哼!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凌晨睡得迷迷糊糊的,正云里霧里時,影約聽見朋友說,繼續睡吧,連老天都留你多睡!下雨了。于是順天意,再睡了一個小時多。突然想,雨后的山村定是韻味十足。于是,一咬牙,丟掉了睡意,立馬讓自己站起來。發現原來早起床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輕手輕腳地下了樓,推開門,散發著葫蘆香的晨霧撲面而來,一陣深呼吸,透身的爽!昨晚看不清的林坑,整個毫無遮蔽地展現在縹緲的白紗里,層層錯落的瓦片木梁構筑的屋頂,在晨曦中淡淡地散發著古老的芬芳。據說此村落里毛姓人氏在此落戶已有七百年的歷史,我的肉眼,看不出七百年,但是從家家夜不敝戶的舉動,可以體會那來自遠古的純樸民風,也足見歷史的痕跡是風雨不能洗刷殆盡的。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沿著那條唱主題曲的小溪蜿蜒而上,想找尋當年鳳凰衛視臺長航拍失事的痕跡,好象無從找起。林坑依然是林坑,雖然因此出名,但是還是一個原生態的村民們的生息地。小溪兩旁,木質結構的樓房都成了簡易客棧,早起的人們,各忙各的。清清的溪水邊,婦女們在熟練地洗衣,那橫跨村口溪尾的古廊橋上,老人們點著旱煙聚在一起嘮嗑。石砌小路上,一抬頭可見個個青色的葫蘆垂掛下來,誘得我真想伸手摘一個。轉了一圈,為了拍攝整個村落的美景,又登上了村邊通往山上的路,到了半山腰,拍到了幾個過得去的鏡頭,但都不是很滿意,如果有日出,肯定又是另外一種味道。 簡單地吃過早餐,就出了村,沿地圖上指引的另一條路回臺州。今天算是見識了永嘉山區,真是純粹的山區!車子在山區轉了近兩個小時,不是在山腳下行進,就是在山的脊梁上爬行。偶見零零落落的幾間破民房,養幾只原生態的雞,再也沒有可看的景色,倒是有幾塊稍有特色的山石,有點雁蕩山余脈的味道。眼看著油箱將見底,心里又直打鼓了。一路上居然見不到加油站。車在福溪水庫邊盤繞,風景很美,可是不敢停下來,怕耗油,可惜了!下次一定專程來!到了黃巖界才加了油,但回頭看了看高山上那風景宜人的水庫,沒有了再上去的興趣。還是留點遺憾吧。 整個行程三百余公里!
關鍵字: 醫院 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