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時游玩溫州雁蕩山-靈巖
標簽:旅行 溫州雁蕩山 靈巖 時間:2007-08-25地點:溫州雁蕩山-靈巖(門票30元/人)天氣:中到大雨所用相機:諾基亞5700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圖1 開門見山-雨天的雁蕩山-靈巖雁蕩三絕(靈峰、靈巖、大龍湫),靈巖正當其中,人視為雁蕩山的“明庭”。元代文學家李孝光云:“峭刻瑰麗,莫若靈峰;雄壯渾龐,莫若靈巖。”正道出了“二靈”審美風格上的區別。以靈巖古剎為中心,后有燦若云錦的屏霞嶂,左右天柱、展旗二崖對峙,壁立千仞。因“渾龐” 而生肅穆,人處其中,頓覺萬慮俱息。靈峰使人情思飛動,靈巖則使人心境沉靜。但人又怕沉靜太過,于是就有“靈巖飛渡”的準雜技表演。其實,靈巖也有許多奇巧的景點,如天窗洞、龍鼻水、龍湫、玉女峰、雙珠瀑等,只是都被藏掖到隱蔽處去了。人皆知藏拙,不知藏巧更須具一副手眼,靈巖知此中三昧,才成其為博大。只可惜我們行程太緊,未能見到靈峰瑰麗,只能品味靈巖渾龐,但也足也!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圖2 我的后面是天柱峰天柱峰位于靈巖寺右前方,高266米,色白體圓,立地擎天,氣勢磅礴。峰北側的摩崖“辟立千仞”和“天不塌,賴以柱其間”,寫得很傳神。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圖3這里就是“臥龍谷”了 ,上“臥龍谷”必經“天橋”— 一條依嶂壁修造的棧道—險臥龍谷在小龍湫背上,俗稱石船坑。谷內高爽清幽,奇景羅列,飛塵不到,恍若桃源。在卓筆鋒旁坐電梯,上天橋,天橋是一條依嶂壁修造的棧道。過橋,前面即是龍口湖,湖深5米,湖水清冽碧綠。湖口有蓄水設施,作適量放水,確保小龍湫瀑布常年不斷。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圖4感受“小龍湫”。天空下著雨,面對“小龍湫”就有一種感覺--爽小龍湫又名小瀑布,在靈巖寺右側后面的隱龍嶂底,是靈巖的主要觀景之一。懸崖環峙,巖腹有如珊瑚、瑪瑙顏色。瀑飛崖上,觸石騰空如霧團結旋;而流轉飛灑,水珠濺人。瀑水搏潭,因光作色,形態萬千。無怪前人有“我來看不足,長嘯獨憑欄”的贊嘆!潭水從亂石間流出,匯合成臥龍溪,再蜿蜒地向南流入碧玉溪。溪里有一種不常見的黑背紅肚子的小動物叫蛛螈,很是逗人喜愛。在小龍湫左側山上,有猴子捧仙桃一景;臥龍溪中有鴨子戲水等景致,都值得一一看。此外,潭前那一塊長方形的大石頭很像一方硯臺,硯臺旁邊還靠著一塊扁長方形的小石條,樣子象一塊松煙墨。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圖5 傳說中的“靈巖飛渡”在游歷了南天門內的風景之后,觀賞一下懸崖飛渡表演。在天柱峰和展旗峰的峰頂拉上一條繩子(過去用麻繩,現在改用鋼索、這就是表演舞臺。這個空中舞臺,高達200米,寬亦200多米,可謂世界罕見。天柱峰頭打了幾響爆竹之后,在天柱峰頂一個人拉著繩子象壁虎似地沿懸崖邊爬下來)表演就開始了。每當垂下一段距離,他就彈跳來作一次飛躍。碰到可落腳的地方,便停下來喘息一會開兒。他靠著崖壁跳著、飛著,象只山雀在啄食。等滑到一半多的距離,突然失手似的,雙手一松,順著繩子一溜到底。這個節目之后,接著天柱峰頂的爆竹又響了,一個人倒吊在繩子上,用四肢攀援前進,一會兒坐起來象玩單杠似的連翻幾個斤斗,然后是放鞭炮,再爬了一段,在半空撒下五彩繽紛的紙花,說是“天女散花"。接著是躺下稍息,一會兒又站起來,揚著小旗滑稽地奔跑著.在觀眾的歡呼聲中,他跑上了展旗峰頂。有時,還有第二場表演。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是懸空倒掛,表演者兩腳緊扣著繩子,在站穩后,突然頭頂朝下倒栽下來,身子微微地蜷曲著。這個表現,贏得觀眾的熱烈的歡呼和經久不息的鼓掌。懸崖飛渡始于本世紀30年代.欣賞了此美景后,已經是我們要離開的時候了,工作人員也下班了,天色已黑。余留的景點只能下次再來了。來的時候面包司機建議我們住這里(住宿才80-100元,是當地私人開的),晚上可以看看“靈峰”夜景。但我們明天還有明天的事......
關鍵字: 文學家 旅行 標簽 諾基亞5700 雁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