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那一抹清新----杭州西湖龍井村
很多人去了杭州,記得西湖,記得絲綢,記得龍井茶,可是卻很少人記得去一下龍井茶的出產地----龍井村。
我去了,也許這是我認為在杭州游玩幾天中最快樂愜意的日子。
龍井村村口
進入眼簾的除了風格統一的居民小樓外,就是漫山遍野的茶樹
對于我-------一個北方人來說,見過大片麥地,水稻……可是,真的是第一次見到滿地的綠茶樹。這讓我突然感到一樣的清爽,隨之眼前一亮。
我在西湖旁kfc等27路車時,遇到了一個和我同路的老太太,后來得知她竟然是龍井村的茶龍,深諳龍井的學問。
我叫她汪姨。
汪姨告訴我,龍井村之所以叫龍井村是因為村子四周都是山,這個山叫獅峰山,如果從天上俯瞰的話,獅峰山像一條龍一樣把村子給圍起來了。龍井村因此得名。
這是她家最好的龍井,1200/斤。她說人們都習慣認為西湖龍井一定要是西湖旁的平地種出來的。其實不然,真正的西湖龍井是長在龍井村的獅峰山上。山上的土質與平地完全不一樣,山上為白沙土,而且只有這個獅峰山是這樣的。每年進貢的極品茶也來自于獅峰山。這樣的茶最好的采摘時間是在清明前后一場雨露后,茶葉要求采摘3厘米是最好的,而這樣苛刻的龍井每年也只不過每家采摘1-2斤,如果有人告訴你他家多,那肯定不是真的。極品龍井幾乎都被茶葉公司提前訂購一空去拍賣,聽說去年的極品龍井2兩拍賣了36000!
這是三種不同等級的,從左到右分別是300/斤,800/斤,1200/斤。杯子里的是最便宜的那種,因為這種最適合大眾的消費,買的人最多。
九溪十八澗的第一條溪
茶農告訴我,夏天的茶是最差的,有的人家茶樹都長了蟲,必須要打藥,否則秋天的茶就毀了。
我問,不是現在都在搞綠色食品嘛,打藥的茶誰還要?
茶農告訴我,所以夏天的茶是沒人要的,這也是他們在夏天打藥的原因。夏天的茶是不采摘也不會供應上市的。
西湖龍井茶保護基地
走在龍井村的鄉間小路上,那蜿蜒平坦的小路和一路的風景讓我的幸福感從心中油然而生,這里的人很善良,善良的讓我為之感動……
這是準備制作紅茶的茶葉
我們于是去了老龍井御茶園,最副盛名的要屬乾隆皇帝當年親手栽種的18棵御茶樹了。
沒有人知道這些茶樹究竟是真的是有1000歲了還是假的,也無從求證。
來張近照,如果是真的話,這18棵茶樹真可為千年茶樹精了!(^_^我想如果做成茶樹油的話,一定去痘效果特別強!)
公元1078年,北宋元豐二年,上天竺主持辯才法師,退居老龍井,在獅峰山麓開山種茶,開創了龍井種茶的先河,后人稱他為龍井茶的開山鼻祖。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六下江南,四到龍井茶區,乾隆二十七年(1762)三月甲午朔日乾隆皇帝第三次到杭州,暢游龍井,登上老龍井品茶,贊不決口,稱《色,香,味,形俱佳》,御封了《十八棵茶樹》,自此,龍井茶名聲遠揚。
可以想象到當年乾隆皇帝在這里品茶的那份愜意,正如我一樣。
這就是龍井
據說用這樣的棍子在水中攪和攪和就會出現一條長長的細線。可惜汪姨示范多次,我一次都沒看到。但聽說是真的。道理不深奧,是因為水中的比重不同導致的。這個解釋我還是寧愿去相信的。
龍井居,聽汪姨說她小時候就在這里面讀書,后來被保護起來當了景點。
感嘆!這曾經竟然當過學校~~~無語中~~
嶄新的一切透著些許古老……
據說當年乾隆在這個窗口品茶。
九溪十八澗的源頭
再往遠處望去,仍然是整整齊齊的一片一片龍井樹,不知今年秋天是否也會豐收?
龍井村----難忘那一抹清新!
注:老龍井御茶園的門票為10元,如果當地村民帶你上去就只收5元。
關鍵字: 大片 杭州 西湖 龍井村 龍井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