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島游記之大佛巖
大佛巖景區位于島西北部。景區以大佛巖著稱,大佛巖是桃花島的標志,相傳安期生潑墨成桃花石于此,也是金庸筆下《射雕英雄傳》中桃花島島主黃藥師的主要活動場所。2001年,在該景區的散花湖畔,建起了我國唯一的海島影視基地——射雕英雄傳旅游城,50多座依山而筑,臨水而建的仿宋亭臺樓閣、水榭門樓錯落有致,形成臨安街、黃藥師山莊、歸云山莊、南帝廟等景觀。全部景觀均依據金庸的《射雕英雄傳》一書中設計而成,具有深厚的南宋建筑風格和神秘的武俠氣氛。其它景點還有清音洞、一線天、頂首庵等。登上大佛巖頂,極目遠眺舟山群島恰似水上盆景園,另有一番詩情畫意,大佛巖景區是桃花島武俠文化的發源地,因此成為武俠文化旅游專線的起點站。大佛巖景區 射雕英雄傳旅游城——位于散花湖畔,占地300余畝。由寧波華東物資城市場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興建。主要包括黃藥師莊、牛家村、歸云莊、臨安街、京城廣場、南帝廟、東邪船埠、聽雨居等景點。2001年金秋桂月,內地版《射雕英雄傳》在本城開拍,金庸先生專程觀看了旅游城美景后,欣然命筆書題“射雕英雄傳旅游城”。2002年11月,內地版《天龍八部》也在此拍攝。射雕城成為集影視拍攝、旅游、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風景點。大佛巖——大佛巖又稱大佛頭,俗呼“大石頭”。屹立在散花峰頂部,海拔287米,巖高70米,是桃花島的標志。沿巖身有兩條縫路,可攀援至巖頂,巖頂有150平方米的凹地,可站立近100人。人說,不論遠在百里,近在咫尺從任何角度觀看,其大小始終如一。每當夕陽西下,大佛巖與散花峰疊映,如一尊仰臥的女佛,形象逼真,惟妙惟肖,人們稱這一景觀為“大佛夕照”。清音洞——大佛巖底部中端有一個自然巖洞,洞高3.5米,洞口直徑2.2米,洞內深寬約各4米,洞右側有條石縫長20米,寬僅10厘米直貫洞頂,人稱其為“桃花一線天”。此洞與蝦峙門北側崖旁的一洞口相通,洞能傳音,清晰可辨,“清音洞”由此得名。這也與《射雕英雄傳》書中的清音洞不謀而合。頂首庵——系大佛巖下方的一座古庵院。因庵址在海拔200多米高處,又接近大佛巖頂峰,故名頂首庵。頂首庵建于明未清初,當初僅三間庵房,供奉觀音菩薩及膜拜安期圣人,歷經百年風雨,1996年,當地民眾自發在原庵址下方約50米處新建一座庵院,供奉白玉觀音坐像
關鍵字: 亭臺樓閣 射雕英雄傳 桃花島島主 海島 金庸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