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國家地質公園(黃泥塘“金釘子”景區)
黃泥塘“金釘子景區位于常山縣城南5km,面積16.2平方公里。320國道穿境而過,交通十分方便。黃泥塘“金釘子是國際地科聯組織1997年1月在中國確認的第一枚“金釘子。“金釘子作為一種俗稱其來由是因為:大約19世紀,美國東西部鐵路大動脈接軌時,為了紀念這個事件,在接軌處釘了一枚用金子打造的鐵路道釘,簡稱“gssp,而在地質上的全球界線層型剖面點的簡稱也是“gssp,所以通俗稱為“金釘子剖面。黃泥塘“金釘子就是距今4.6億年左右一段全球標準地層剖面,地質年代是在奧陶紀中部的那一段時間,通俗地講“金釘子就是一把尺子,而這里指的尺子不象我們平時用來量衣服、量身長的尺子,這里指的尺子是衡量地質年代的一把尺子,也就是說要判斷全世界所有那個年代的地層都必須把我們常山黃泥塘“金釘子剖面當作尺子去比較,以此為標準,來推斷分析其它各地的地質年代,所以它是全球標準地層剖面。據家考證,黃泥塘“金釘子剖面4.6億年以前是一片海洋,隨著地球的運動,地殼的演變,河床的抬高,這里已形成陸地,海洋里的許多生物死亡后形成了化石,目前在黃泥塘“金釘子景區內可以找到多種生物化石,其中筆石化石、牙形刺生物化石、腕足類生物化石、三葉蟲生物化石為最主要的四種化石,還有少量的腹足類生物化石,多年來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和浙江省地調院的專家多次來此考察,已將各種化石標本采集起來作為科學研究用。在縣城文峰廣場地質博物館內也有展出。因“金釘子剖面代表了全世界地質研究的最高水平。建立“金釘子剖面成為國內外地質學和古生物學界激烈競爭的目標。因此,國際地科聯組織將中國第一枚“金釘子確認在常山黃泥塘,也經歷許多激烈的競爭,為了打造這枚“金釘子,眾多的地質專家歷經許多艱難困苦。1991年由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開放實驗室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資助,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陳旭老師、張元動等,還有美國紐約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蒙大拿大學等組成了國際地層研究工作小組,開始研究,當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維多利亞組、新西蘭、英國等國家也在不同地方發現達瑞威爾階層型剖面組,與上述地區相比較,常山縣黃泥塘剖面是最理想的一個。到了1994年,黃泥塘剖面就被國際界線工作組確認為迄今全球同類剖面中的最佳者,并被提名為第一候選剖面。1996年7月國際奧陶系分會選舉委員會以94%的多數通過了以浙江省常山黃泥塘剖面作為該階全球層型剖面點的方案。1997年7月1日國際地科聯批準設立中國第一枚“金釘子在常山黃泥塘。多年來,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的陳旭老師和浙江省地調院的俞國華教授曾多次來我縣黃泥塘考察并多次發表論述,為黃泥塘“金釘子成為國際地科聯組織在中國確認的第一枚“金釘子立下了汗馬功勞。黃泥塘“金釘子剖面作為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珍貴地質遺跡,已享譽國內外,這是常山人民的驕傲,也是中國人民的驕傲,為了保護好這一人類珍貴的地質遺跡,常山縣委、縣政府已把保護黃泥塘“金釘子工作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出臺了一系列保護政策,制訂了一系列保護制度,采取了一系列保護措施,2003年投入大量資金建造了“金釘子保護長廊,“金釘子保護管理用房以及水、電、路等一系列保護工程的配套設施,配置了專門的管理人員,并將黃泥塘“金釘子剖面申報為省級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根據專家預測,可望申報世界自然遺跡。黃泥塘“金釘子剖面四周環境優美,山青水秀,還有成片的胡柚林,本著保護與開發并重的原則,常山縣委、縣政府和常山縣旅游主管部門已根據專家的要求,將黃泥塘“金釘子剖面劃分為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三級保護區,在注重保護的同時,著手開發旅游項目,不久這里既是人們地質科考的基地,也是游人休閑度假的理想去處。
關鍵字: 保護區 古生物 國內外 常山縣 研究所 黃泥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