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湖芹川古民居
芹川村位于浙江省淳安縣姜家鎮浪川鄉,已有著750余年的歷史,村里目前有五百余戶,一千九百多人口,是目前淳安縣境內人口最多、最集中的行政村。整個村落略呈衣帶形從西北至東南約一公里,東西向有小河,從村頭至村腳將村分成兩半,從山頂俯視,整個村莊沿小河形成一個“王字。芹川村始祖王瑛,宋末元初時由儒家搬至月山底,其子成人后,由月山底搬到芹川村,整個村莊目前尚存大量的建于明清時期的古民居,約占60%左右。主要景觀:整個村莊以小橋流水古民居為主要特色,尤其是部分民居的雕梁畫棟建筑,乃古民居建筑之精品。進德橋:入村首先看見的架于河上的一座四角翹的廊橋,外墻斑駁壁上寫有“農業學大寨。橋兩頭各有兩扇門,可左進右出,以作交通,河上由石拱撐托。這座橋村里人叫進澆橋。頂部中間圓木突出,飛檐翹角,氣勢雄偉,亭內梁上有橫匾,字“德業流芳,墻壁上寫有南宋大詩人陸放翁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文革中有所破壞。據考證,進德橋建于清朝同治甲戊年間。小橋流水:由于村中間小河貫穿,村莊也因此便生靈氣,兩岸也都是人家,不少人便沿岸入河搭了石板路,還以長達2米的石板橫躺在小河上當作洗衣板,以便農家洗衣洗菜,徜如早上光臨村落,河兩邊都是談笑風聲的婦女們搓衣提藍,有的拿根小木棍槌著衣服,河中央則有更多的鵝、鴨在嬉戲,楊柳下風景煞是好看。短短1公里的小河上還架著石拱橋、木板橋等20余座,許多人家以此作為兩岸的交通,村腳的小石拱橋,寬有2米多,而且造型可觀,村頭的木板橋則更為壯觀,長達10米左右的板寬也有近1米,以如此大的古木為橋板現在也屈指可數了。古民居:這個村最大的特色就在于這是一個龐大的古建筑群,村腳的三棵大樟樹,古木參天,兩棵樹根還“喜接連理,看到這三棵古木也會讓人感到村莊的悠久歷史,村落的久遠,民居的史悠。這里民居大多是天井房,據說一些面積較大的民房都是地主家留下的。門檐上都有磚雕,雕刻的人物栩栩如生,其中有《三國演義》、《紅樓夢》等。以木為隔桿的門楣和窗戶上方還書有“山青水秀、“萬福朝來等字樣,大門下門檻或是木制的,或是大石塊制的,長久的磨煉,這些也大都變得光滑發亮了。門檻上還立上一個內門檻,簡單的雕琢也維妙維肖,可見古人的木工技藝高深。這個門框上還有一道一米左右的木欄桿門,據主人介紹,這主要是用來攔住雞、鴨等飛禽進入房內,影響衛生。跨進門檻后,你就不得不為古建筑的精工巧作所興奮。房中間是個天井,上方是個敞開天井,雨時,大雨由此落入天井,晴時,陽光由此射入廂房。天井呈長方形的,四周是個50公分左右的深梁,與外界相通,落入天井的水也就會流到外面去。天井都是由寬大正方的石板貼成。天井房兩側是廂房,木制板壁上由花蘭格的木板構成,年久的緣故,板壁的木頭都已變成黑色了。抬頭仰望,四周都是雕梁畫棟,四角是獅雕,巧奪天工,甚為美觀。或是“八仙過海,或是“水滸傳記,梁上的雕刻大多是鏤空技術,人物、花草,水、云都表現得淋漓盡致。總之,進入室內就能感受古文化的馨香。
關鍵字: 千島湖 古建筑 木板橋 淳安縣 芹川村 雕梁畫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