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走馬塘古村落景區
浙東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物華天寶,在這里有著一個不為世人所知的古村走馬塘。千年古村走馬塘位于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姜山鎮茅山,地處鄞南平原,依傍奉化江支流東江。人稱其為“四明古郡,文獻之邦,有江山之勝,水陸之饒。村中明清古建筑眾多,民風淳樸,文物古跡眾多。歷朝歷代,這里出過76位進士,被譽為“中國進士第一村。走馬塘現共有人口1500余人,全是陳姓。地處鄞南平原,依傍奉化江支流東江。人稱其為“四明古郡,文獻之邦,有江山之勝,水陸之饒。據歷史記載,它始建于北宋端拱年間(公元988年),當年陳氏從江蘇長洲遷此歇腳居住,至今已逾千年。當時長洲進士陳矜任明州知府,死后葬于茅山,其子為父守陵,帶家眷定居走馬塘,遂成為今走馬塘人的祖先,至今已傳38代。今天存放在寧波天一閣的陳氏家譜,清楚詳細地記載了這個家族的千年變遷。雖然在走馬塘的古代建筑不是成片的,但是古村和散落其間的古代建筑所蘊含的深厚文化,令到每個到過這里的人們深為嘆服。村中明代建筑目前保留下來的尚有8處,清代建筑更是比比皆是,另外三幢民國時期具有西洋痕跡的建筑也極為典型。石雕花窗的雕刻藝術令人驚嘆。窗上所飾各式圖案,人物類有“八仙中的張果老、藍采和、呂洞賓等;文字類有“福、“乾等,寓意豐富深刻。 走馬塘的獨特生存空間和文化氛圍,使陳氏一族以耕讀起家,求學為志,德行文學,斑斑可考。據不完全統計,該村從950年至1946年的近千年中,共出進士76人,官吏152人(其中4名尚書),國學生、庠生、廩生111人,號稱“中國進士第一村。一部煌煌宋史,走馬塘陳氏就有兩人被記載流芳,這就是四世陳禾和十世陳塤。其中陳禾以敢于向皇帝直諫著稱,因此還被罷官返鄉。目前,浙江大學已經將這里列為中國古代史研究基地。走馬塘獨特的水系,也是一大特色。全村由四條河流環抱,有紫來橋、西沈橋、慶豐橋等于河上,聯系各水系。東鄰漕、邵家漕、蟹肚臍、后王漕、徐家漕散落其間,還有十余個大小參差、形態各異的小池掘于村中。走馬塘先民建造的水系能泄能排,形成了完備的河網防務系統,能使村民最大程度地抵御旱澇和火魔的侵襲。
關鍵字: 古代建筑 天一閣 比比皆是 第一村 走馬塘 雕刻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