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故居――魯迅墓――多倫路文化名人街
魯迅故居――魯迅墓――多倫路文化名人街 魯迅故居魯迅1927年10月從廣州來到上海,到1936年10月19日逝世,在上海整整生活了9年,曾先后住在虬江路景云里和山陰路大陸新村9號,并經常去內山書店,也多次去過虹口公園,甚至在魯迅逝世時就有人想過,要把虹口公園改名為魯迅公園。因此,后來將魯迅的墓從萬國公墓遷到了虹口公園內,1956年10月,魯迅逝世二十周年時,園內一座江南民房風格的魯迅紀念館建成,并于1988年,正式改名為“魯迅公園”。魯迅故居是一幢紅磚紅瓦的3層樓房,為一代文化巨匠1933年至1936年逝世前居住和工作的寓所。在這里,魯迅從事了大量創作,翻譯、編輯工作、還組織了“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和“左聯”活動,屋內現陳列著主人生前用過的珍貴物品和寫作用具。地址:山陰路132弄8號 票價:8元/人,學生4元/人,團體10人以上8折電話:(021)56662608 開放時間:9:00-16:00 交通路線:地鐵三號線魯迅墓魯迅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魯迅紀念館1951年建于虹口公園內(即今魯迅公園)。館內陳列品重點表現了魯迅在上海10年的社會活動和文化生活。魯迅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6年魯迅逝世20周年時,魯迅墓由萬國公墓遷葬于此。地址: 虹口區東江灣路146號電話:(021)65400009開放時間:9:00-16:00交通:明珠線虹口足球場站,公交18、21、47、52、70、79、97、101、139、537、597、854、848、939路,機場四線等。多倫路文化名人街多倫路,原名竇樂安路,是虹口的一條小街,路不過550米長,卻蜿延蛇行,曲徑道幽。這幾年修葺翻新后,再現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滬上的人文風情。多倫路的路面用石塊鋪成,女人的高跟鞋在上面格外的清脆。路兩邊的各式洋樓涂飾一新,門面洞開,皆為雅商,字畫,古董,紅木器具,一路列過去,甚是風雅。最有趣的是,有一家紋枰坊,供人下圍棋,一天十元,且奉茶水。見著一個才七八歲的男孩,一邊認真地同父親下棋,一邊還有滋有味地扒著炒面,其樂融融。這條在地圖上難覓其蹤的小街,在中國近代文化史上卻寫下了濃重的一筆。諸多彪炳史冊的文化名人如魯迅、瞿秋白、郭沫若、茅盾等曾在這里聚首、吶喊、戰斗。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中華藝大、上海藝術劇社、公啡咖啡館這些都是他們的戰場。一個多世紀以來,多倫路及周邊的幾條馬路,從一個側面集中顯現了了這個歷史印跡和文化縮影。路邊那些栩栩如生的街頭銅像向你描繪著當時文人的風采,那些故居遺址向你講述著那個時代的故事。多倫路正以它獨特的文博景觀和典雅的文化品味成為上海的旅游熱點之一。地址:四川北路多倫路交通路線:地鐵3號線,公交18、70路等
關鍵字: 上海 改名 魯迅公園 魯迅墓 魯迅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