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白云觀
上一次想去上海白云觀,到了人民廣場叫出租車,連續三部車不知道白云觀怎么走;我也不知道怎么走,只是知道在老西門附近;買筆記本計算機途中,看到路牌上有白云觀的指示牌,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記下地址:西藏南路和方斜路口有指示牌.「上海白云觀」又名「海上白云觀」,位于南市區西林后路100弄8號。它幾乎被繁華的高樓大廈所淹沒,四周老舊待拆遷的房舍將它團團圍繞,難怪不好找。上海白云觀早期屬全真派,現為正一派廟宇,目前是上海市道教協會所在地。道教全真派傳入上海地區大約是在元代。據《松江府志》記載,元大德十年,婁縣曾建有「長春道院」。道院名為「長春」,當時是為了紀念全真龍門派祖師邱處機(號長春子)而建。至治元年,楊載撰《長春道院記》,其中談到當時的道院住持,為鎮守廣陵的鄭將軍之子鄭君。但自此以后的500年間,這一地區很少看到有全真道活動的記載。直到清朝同治二年,杭州顯真觀道士王明真,才在上海北門外,新橋朝陽樓(今浙江路北海路附近)創建了全真道觀「雷祖殿」。清光緒八年,由于馬路拓修,雷祖殿需要拆遷,當時的雷祖殿住持徐至誠在仁濟善堂紳董們的資助下,在老西門外買下了白云觀今址,并逐步重建了雷祖殿。光緒十二年至十九年間,又擴建了斗姆(斗姥)殿、三清殿、呂祖殿、邱祖殿和甲子殿等。使其形成占地十四余畝的十方叢林道觀。清光緒十四年,徐至誠進京,在清廷官員和北京白云觀方丈高仁峒的協助下,以改雷祖殿為「海上白云觀」,即北京白云觀下院的條件,從北京白云觀請得明版《道藏》8000余卷(現存于上海圖書館)。雷祖殿改為上海白云觀后,由徐至誠自任監院。同時整頓白云觀規戒,確立了其全真派「十方叢林」的地位,成為我國東南地區頗具威望的全真道觀。至于后來為何改稱「海上白云觀」,據說是為了完全從「北京白云觀」下獨立之故。「上海白云觀」的歷史雖不長,但觀內所供奉的神明卻大有來頭,歷史悠久。清光緒二十年,從海關移得明代鑄造道教七尊神像(兩尊天師、五尊天君),供奉于觀內,加上1984年獲得的明代和清代銅像兩尊,目前,海上白云觀保存著九尊的銅像,各個法像威嚴、儀態端莊。白云觀,主體建筑共分二層,下層除「大殿」外,還有「真人殿」、「觀音殿」、「靈官殿」,上層則有「老君堂」及「真武殿」。上海白云觀的確有一點沒落,當天看到一場儀式,道士穿著一些衣服(和唱戲的衣服差不多),手里拿著寶劍,四周在誦經(可能是,反正在奏樂),大開眼界.我下午四點到白云觀,碰到四個外國人,沒有其它的游客了.老外可是非常喜歡老子呀.最后補充:門票很便宜2元/張.
關鍵字: 上海 出租車 指示牌 白云觀 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