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海之行—外灘圖
上海,離我們蘇州可以說是夠近的了。有時路上睹車,常會聽人抱怨,上海都要到了,這雖然有夸張的嫌疑,不過想想連一個小時都不到的路程對城市間而言確實是近在咫尺了。不過即便如此,畢竟是隔了一個地,也不會常去,可今年來倒是跑了好幾躺了。所以整理了些照片,隨意發發。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便對上海有了份特殊的感情,最初應該是緣于外婆家在上海,媽媽也出生在那的因素吧,這樣算來我也是半個上海人了呢。呵呵,還挺自豪的,估計老爸看了要打我頭皮了,他可是蘇州的忠實子民,他對家鄉的那份熱愛之情,確實令我汗顏。 漸漸喜歡上上海或許是因為看多了二三十年代的老電影。一直覺得那個時代的上海才是最純粹,最有味道的。有人會說那是奢靡的,甚至套用現在流行的是fb吧,可就是欣賞于老上海特有的風情格調,那是我眼中的浪漫之都。 但真正迷戀上這個城市,是從張愛玲開始的。像我這個年齡的女孩子,其實大多并不是她的粉絲了,我早先也是受了一個朋友的影響而開始閱讀她的小說的,卻一發不可收拾。一直想,在一個冬天,帶著一本張愛玲的書,獨自去上海旅行。 上面這張照是老妹拍的,她在上海,我可沒這么幸運能在雪天的上海閑逛,所以只能拷了下來,好象是在校園里拍的。上海的一些大學也很值得一看,無論是圣約翰的懷舊(現在的上海政法大學,可惜那時去時還沒數碼相機),交大綠的沁人心脾的草地,還是復旦的深厚文化底蘊,那些氛圍都令人神往。 外灘就像是上海的名片,如今是中西合壁的完美典范了。我卻獨愛那一排西洋建筑帶給我的震撼,雖然是半殖民地的產物,但真不愧是萬國建筑博覽,也算是當年的入侵者留給這座城市的財富吧。這些建筑外觀高大雄偉、氣派不凡,內飾更是精美絕倫、富麗堂皇,只是因為大都是銀行,入內便不允許拍照留影了。 上海的教堂亦是一景,這是位于西藏中路面對人民廣場的慕爾堂,很莊嚴,也很喜歡這樣的建筑風格。 現在的上海體育學院,看得出它的前身嗎?是國民黨的政府辦公地所在。有這個氣勢吧。 上海為數還不少的老公寓。當時大都裝修豪華,讓我又想起了張愛玲描述的公寓里的落寞。是不是住在里面的人也都有著像她一般的故事呢。
關鍵字: 上海 外灘 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