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莊公園
莘莊公園現占地88畝。公園東部原是私家花園,面積 18 畝,園內以種植果梅為主,是一個獨具特色的生態經濟式庭院。1984年公園向西擴建,面積40 畝,投資250萬元。當時擴建工程由于資金缺少等諸多因素,原計劃中的牡丹園、兒童樂園、茶室等都無法按期施工,芙蓉潭旁的湖石、黃石由于石材不一,堆砌不理想,苗木由一舊苗圃搬至,苗木的種植也未按圖施工,植物配置雜亂,落葉樹較多,地被明顯不足,大草坪地形不流暢、存在積水等問題。鑒于以上情況,1994年,我們決定按規劃對公園進行改造。根據資金情況,一塊一塊進行改造,使其改造一塊成功一塊,使得公園面貌逐年改觀提高。經過幾年的精心改造,公園基礎設施日俱完善,公園以梅花為特色,現公園梅花數量750株,品種30多種,尤以綠萼梅而遠近聞名。賞梅時節,游人如織,為了滿足日益增多的游客需求,2004年公園再度擴建30畝,總投資700萬(包括前期費)。以梅花為主題,布設景點。新老園區間以石拱形臥虹橋相連,使東、西合璧,形成整體。2004年10月動工,歷時3個月,春節前完成整個建園任務。新擴建部分,主要景點有花梅觀賞園(梅苑)由茶室、長廊、門樓、小溪圍合而成,是一處雅致、精美的空間。室外巧置梅樁、精品梅等梅中上品,渲染梅花神韻。同時有一汪清泉從園中山石而注,沿岸景石錯落有致,在山石中栽有梅花、櫻花、烏桕、茶花、杜鵑、六月雪等各種色葉樹種及花灌木,把整個山澗印染成一條花溪。花瓣隨小溪流淌,暗香浮動,疏影橫斜,幾處溪橋。碑亭小廣場,位于莘浜河與團結河轉角臨水處。設有碑亭、景石,配有松、竹、梅,形成了一個有文化品位的寧靜空間。五福廣場,是市民晨練與交流的場所。廣場地坪中有福及詠梅詩的雕刻圖案,使游人緩緩繞行在綠蔭叢中,邊游邊看邊學邊交流。再度擴建的公園,進一步完善了莘莊公園的總體功能,合理布局,突出梅花特色,形成了一個適合現代需求的人文景觀。
關鍵字: 人文景觀 六月雪 基礎設施 牡丹園 綠萼梅 錯落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