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
泰山,位于山東省中部,泰安市之北,我國五岳之東岳。古以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長,“五岳獨尊之譽。在夏、商時代,就有72個君王來泰山會諸侯、定大位,刻石記號。秦始皇統一中國封禪泰山以后,漢代武帝,唐代高宗、玄宗,宋代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也相繼效仿來泰山舉行封禪大典,所到之處,建廟塑像,刻石題字,為泰山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跡。歷代著名的文人學士,也都慕名相繼來此,贊頌泰山的詩句,歌賦多達一千余首。杜甫《望月》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已成為流傳千古的名詩。泰山同時又是佛、道兩教之地,因而廟宇、名勝遍布全山。因此泰山不僅有雄奇壯麗的山勢,而且有眾多的文物古跡,也是一個道教名山。山頂更有四大奇觀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云海玉盤,是一處名冠世界的文物保護和游覽勝地。1987年底,世界保護自然與文化資源委員會已將泰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岱廟,是泰山封禪祭祀古御道上的一座宏偉壯麗的古代建筑群,占地9.6萬平方米。城堞環繞,殿廡嵯峨,門樓高聳,氣勢非凡。廟以泰山稱“岱宗而得名,主祀泰山神,號稱“東岳神府。主要建筑有正陽門、配天門、仁安門、天貺殿、后寢宮、厚載門、銅亭等。廟內古柏參天,碑碣如林,文物薈萃,游人絡繹不絕。
岱廟坊位于岱廟正陽門前,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山東巡撫兵部右侍郎趙祥星與提督布政使施天裔創建。坊系石作,重梁四柱,通體浮雕。造型雄偉,雕工精細,堪稱清代石雕建筑的珍品。坊柱上鐫有對聯:“峻極于天,贊化體元生萬物;帝出乎震,赫聲濯靈鎮東方,意境開闊,才氣豪放。前后抱鼓石上各有圓雕蹲獅兩對,姿態各異,生動活潑,每每令游人駐足,留連忘返。
玉母池位于環山路東首,古稱“群玉庵,又名“瑤池。三國魏曹植有“東過王母廬,“俯觀五岳間的詩句,唐李白則有“朝飲王母池,暝投天門闕的吟詠,足見建廟歷史之久遠。王母池臨溪而建,殿廡亭閣,參差座落在三層臺基之上,紅墻黑瓦掩映于蒼松翠柏之中。前院有王母泉,泉水清澈甘洌;后院為七真殿,殿內泥塑神情各異,栩栩如生。
普照寺位于岱麓凌漢峰下,秀峰環抱,翠柏掩映亭殿樓閣,氣象崢嶸。清人有“門前幾曲流水,寺后千尋碧峰。鳥語溪聲斷續,山光云影玲瓏的贊詠。普照寺取“佛光普照之意,傳為六朝時建,后歷代皆有拓修。寺內東院禪舍清幽,西院綠竹千竿,前院鐘鼓樓對峙,中院依次有山門,大雄寶殿,摩松樓等建筑。馮玉祥將軍曾隱居于此。
迎客松是泰山標志之一,傲岸兀立于五松亭外的懸崖之上。松高8米,冠幅巨大。有一長枝下垂,伸向盤路,猶如含情脈脈的少女,揮動手臂向游人致意,表示歡迎,故又名“迎客松,樹冠若華蓋,枝繁葉茂,大有凌空欲飛之勢。雖已歷經五百多個春秋,如今仍生機盎然,堪稱岱岳奇觀。
一天門位于泰山中路盤路起始處,是一座跨道而建的雙柱單門式石坊。創建于明代,參政龍光題額,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山東巡撫李樹德重建。坊兩側分立明隆慶年間欽差監兌戶部員外郎楊可大題“天下奇觀碑、嘉靖年間登州府通判孫價書“盤路起工處碑。
經石峪在斗母宮東北中溪支流的一片大石坪上鐫刻著1400多年前摩勒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部分經文,字徑50厘米,原有2500多字,現尚存1067個。大字遒勁古拙,篆隸兼備,被譽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是泰山佛教文化和石刻藝術的瑰寶。清人馮云鵬在《金石索》中盛贊:“如印泥畫沙,草情篆韻,無所不備。
十八盤是泰山登山盤路中最險要的一段,共有石階1600余級,為泰山的主要標志之一。此處兩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盤路鑲嵌其中,遠遠望去,恰似天門云梯。泰山之雄偉,盡在十八盤;泰山之壯美,盡在攀登中!
孔子登臨處位于一天門北,為四柱三門式跨道石坊。古藤掩映,文雅端莊,額題“孔子登臨處五大字。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始建。柱聯曰:“素王獨步傳千古,圣主遙臨慶萬年。坊兩側分立兩碑,東為明嘉靖年間濟南府同治翟濤題“登高必自碑;西為巡撫山東監察御史李復初題“第一山碑。北側為兩柱單門的“天階坊。
中天門位于黃峴嶺脊之上,海拔847米,是登泰山東西兩路的交匯處。清建兩柱單門式石坊跨路而立,額題“中天門。北為黑虎廟,東為仿古茶樓,西南為中溪賓館,西北為中天門索道站。中天門嶺峻谷幽景色壯美,游人至此已升“中天,無不心曠神怡。
南天門位于泰山十八盤的盡頭,海拔1460米,古稱“天門關。它建在飛龍巖與翔鳳嶺之間的低坳處,雙峰夾峙,仿佛天門自開。元中統五年(1264年)布山道士張志純創建。門為閣樓式建筑,石砌拱形門洞,額題“南天門。紅墻點綴,黃色琉璃瓦蓋頂,氣勢雄偉。門側有楹聯曰“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
#formatimgid_12#
玉皇頂是泰山主峰之巔,因峰頂有玉皇廟而得名。玉皇廟始建年代無考,明成化年間重修。主要建筑有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東西配殿等,殿內祀玉皇大帝銅像。神龕上匾額題“柴望遺風,說明遠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諸神。殿前有“極頂石,標志著泰山的最高點。極頂石西北有“古登封臺碑刻,說明這里是歷代帝王登封泰山時的設壇祭天之處。
#formatimgid_13#
關鍵字: 中天門 南天門 普照寺 正陽門 而得名 迎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