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博物館
濟南市博物館是一座地方綜合性博物館,為全額事業單位,隸屬濟南市文化局(濟南市文物局)。該館創建于1958年12月,原館址在趵突泉公園內。1966年1月遷至市中區緯三路,1971年8月再遷市中區民康里6號,時均無陳列展室。現館址座落于風景名勝旅游景點千佛山公園西側,1989年3月動工興建新館,1992年5月竣工。1997年正式投入使用。館占地面積8500平方米,建筑面積6300平方米,其中陳列面積2400平方米。1998年被濟南市正式公布并授牌為濟南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我館主要承擔著全市可移動文物的收藏保管陳列宣傳和科學研究工作。四十多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及市文化局(文物局)的領導下,始終以宣傳歷史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為己任,經過幾代人堅忍不拔的團結努力,在考古發掘、藏品征集、陳列展覽、文物普查、古建維修、科學研究、隊伍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為保護祖國歷史文化遺產,弘揚優秀民族文化作出了積極地貢獻。我館現有職工40余人,其中研究館員1人,一級美術師1人,副研究館員11人。我館創立之初參加了泰安大汶口遺址的發掘,其發掘的重大收獲和對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的命名,成為新中國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之一。1959年和1961年先后在趵突泉公園和大明湖公園內創建了宋代詞人李清照紀念堂和辛棄疾紀念祠。四十多年來相繼推出了“大汶口遺址出土文物展、“歷代陶瓷展、“濟南戰役革命文物展、“館藏明清書畫精品展等近百個專題展覽。1985年11月應邀赴友好城市日本和歌山市舉辦了“濟南歷史文物展,開創了山東省在國外舉辦地區性文物展覽的先河。館藏文物精品也曾多次隨國家級、省級組織的文物大展到國外展出,對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擴大對外影響和提高濟南市的知名度起了積極作用。 濟南市博物館現擁有各類館藏文物2萬余件(組),善本書2千多冊。藏品主要來源于考古發掘、國家調撥、社會團體和各界人士的捐贈以及市政府的撥款征購等。其中,經國家鑒定確認的國家級文物3件(組),一級文物59件(組),三級以上文物逾千件。藏品中不少文物是國內的稀世珍品,如新石器時代的“回旋紋透雕象牙梳、商代青銅錯金目紋戈、春秋時期“魯伯大父媵季姬銅簋、戰國玉勺、西漢早期墓中出土的“彩繪樂舞雜技陶俑等均為全國所僅見。栩栩如生的唐代石質透雕仙人鳳鳥車、金銀平脫鏡、銅官窯犀牛瓷枕、三彩駱駝、宋代當陽峪窯剔地刻花瓷枕、元代釉里紅玉壺春瓶、明代宣德青花束蓮紋大盤、清代康熙五彩人物瓶、清乾隆御題于闐采玉圖玉山子等,都是一代精品。另外,法書繪畫在藏品中數量較大,精品較多,尤以明清書畫為大宗,如北宋郭熙派的山水、元代著名畫家盛懋《秋溪垂釣圖》、“元季四大家中倪瓚《高柯竹石圖》、明代王諤《月下吹簫圖》、林良《蘆蕩雁嬉圖》、張路《桐蔭望月圖》、周臣《雪日尋隱圖》、陳洪綬《達摩圖》、藍瑛《山水屏》、張
關鍵字: 博物館 多年來 文物展 濟南市 愛國主義 研究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