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武祠
孫武祠位于山東省廣饒縣城西北,占地面積7000多平方米。該祠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宋關帝廟大殿為主體,內含4個融古代與現代建筑風格為一體的仿宋式四合院。南宋大殿位于廣饒縣城西北隅,建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為“關帝廟。原廟址南北長130余米,東西寬76米,有春秋閣、三義堂、戲樓及東西廂房等建筑,現僅存大殿一座,系關帝廟主體部分。這座大殿保持了宋代建筑特有的風格,系研究我國中古時期木構建筑的珍貴資料。建國后此大殿維修過兩次,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孫武祠系典型的古典式北方院落,城府套作森嚴整飭。正門座北朝南,為廡殿式建筑,大門內為孫武祠的南院,院山門洞內有一壁刻,系我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周維衍撰寫的《孫武故里考簡記》,上稱根據《史記》、《資治通鑒》、《太平廣記》等諸多典籍的記載及專家學者的勘察考證,確定孫武故里即在齊國古樂安城,乃今日之廣饒縣,“兵法千載,榮光鄉里。院落正中矗立著一尊漢白玉孫武雕像,高3米,身佩寶劍,手持兵書,昂首挺胸,睿目遠眺。兩邊廂房為卷棚式仿古建筑。南院與北院由一歇山式仿宋門庭相通。 北院的主體建筑關帝廟大殿,該殿坐北面南,其座月臺磚石砌筑,寬12.9米,長18.3米,高1.12米。殿面寬3間、12.63米,深三間、10.75米,殿身高10.39米,建筑形式為單檐歇山,綠琉璃瓦頂。殿前兩大香爐,分列左右,不時散發縷縷香煙。殿內正中端坐著一尊巨型仿銅孫武塑像,兩側陳列著各種仿制的先秦兵器。四周墻壁上,布有《孫子斬二妃》、《晉見吳王》等壁畫精品,活龍活現,躍然壁上。西廂殿展室內,《孫子兵法》十三篇巨幅刻瓷長卷環繞四壁,該瓷刻長42.7米,高0.9米,分作141塊板面,嵌貼423塊瓷板,正文隸書陰刻,裝幀古樸典雅,通體凝重壯觀,實乃絕世瑰寶。它由淄博市淄川區羅村鎮瓦村農民刻瓷藝術家常宗林父子三人,歷時兩載,于1993年刻制而成。后贈孫武祠珍藏并展出。因其卷幅巨大,氣勢恢宏,技藝精湛,舉世獨尊,1995年被評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第2展室內,更是書畫琳瑯,國內史界名流奉獻墨寶約60余幅。北院兩側為東、西廂房。西廂房中間有一穿廊,使北院與西北院聯為一體。西南院為博物館。整個孫武祠殿臺亭閣,布局精巧勻稱,結構錯落有致。青磚黃瓦、朱門明軒、曲徑回廊、柏槐花卉相互映襯,可謂巧奪天工,妙趣橫生。 2005年9月6日至9月8日在東營市廣饒縣成功舉辦了首屆孫子國際文化節,海外華僑華人、著名企業家,中國軍界、史學界、社科學界著名學者等各界人士1300多人參加了開幕式。
關鍵字: 關帝廟 博物館 大世界 廣饒縣 文物保護 淄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