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梅花山一游3
要不是老公怕我聽多了跑去信佛,我還真不舍得走。雞鳴寺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就是藥師塔,站在上面可以俯視整個玄武湖和城墻,一片碧波盡收眼底,幾千年的殺伐盡在腳下,不知這藥師塔中的神靈看著他所庇佑的土地經歷這許多磨難是何感想,無能為力呀。雞鳴寺依山而建,所以我們是一路向下走來到門口,前走不遠就到了大街上。南京的主干道兩邊都是法國梧桐,由于是民國時期種植的,現在都已有一人合抱這么粗了。我們去的時候是3月底,葉子還沒發芽,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梧桐數那爪字形的樹杈,向四方延伸,似乎要抓住什么,但卻徒勞無功。選擇種梧桐的原因已不得而知,可細想之下,倒也符合當時當地人的心情。生活在一個動蕩的年代,從上到下的每個人恐怕從心里都想抓住點什么東西來讓自己變得塌實一點。所以那一棵棵伸展的樹枝,猶如一雙雙無助的手,祈禱在亂世中的活命機會,和一點點做人的尊嚴。(沿著道路要走一段距離才能到總統府,所以建議不勝勞累的人做共車,許多車都到,只有兩站,不用打車)到了總統府門口是12點多,正是各個旅行團吃飯之際,人煙稀少之時,真實暗自慶幸,否則真不知道是看這個建筑還是看人了,你能想象所有的樓梯走廊里都站滿了人嗎,沒一張照片都是集體合影嗎?不行就還是學我吧。走過歐式的大門,按照我的習慣是馬上找導游,或者租導游機,這種人文景觀憑自己看是什么都看不出來的,誰知道哪間屋子有什么名堂,哪間是蔣介石的廁所,哪間是洪秀全的浴室,自己不懂,最后評價就說這個地方沒意思。不幸的是,這里沒有導游機,導游也去吃飯了,南京的旅游開發比起其他古都還是差一點呀。好在,一出接待室就看到有一個私導上來做自我介紹,帶我們講完整個園子只要40。當然欣然應允。(你也可以這樣試一下自己的運氣,蹭導游是聽不全的)總統府雖然聽上去是總統的府邸,但是他也是歷代南京貴戚的棲身之所。從明朝朱棣的兒子,到洪秀全的王宮,在到曾國藩的居所,孫中山和蔣介石的辦公生活之地,在到解放后的人民政府,直到對公眾開放。他所經歷的名人不比故宮少,畢竟故宮里的皇帝不是個個都這么引人注意,但這里住過的人卻個個在歷史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這不能算大的總統府的布局也是十分奇異,你能從他身上看到明朝之后中國的每一個腳印。進門直對著的是若干個紅漆的柱子,參天而高,映襯著后面的走道無比莊重。正中央掛著的是孫先生名言“天下為公”(后來發現,南京到處都是這四個字),這紅柱子支起不是一個涼亭,而是太平天國時期,洪秀全上朝的太和殿,我這么一說你就應該能夠想象出來他有多高了,可惜天京陷落的時候被人一把火燒了,龐大的宮殿毀于一旦。這時就想,南京從春秋戰國時期就有記載,為什么所存的文物幾乎全是近現代的,早一點的都沒有呢?似乎有知道答案了,因為南京是重要的軍事地位,歷來是眾人搶奪的肥肉,奪到手了,如何來表示自己的勝者之風呢,就是將前朝之物燒光,毀光,建一個更新的,來表示自己比前者更強大,以便讓所有人臣服。明朝如此,太平天國如此,曾國藩如此(也有人說曾國藩是為了掩飾他拿走了太平天國大部分的財產),日本人也如此,其實這正好反映了他們心中的恐懼,真正的強大是不用任何方式來表達的,它在危難之時自然能看出來。不怒而威,他們不懂嗎。人性的弱點,再偉大的人也克服不了。走道繼續向前,過了麒麟門,就過了太平天國的展區(是后造的沒什么意思), 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走廊兩邊的建筑變成歐式的圖案,黃色的墻,空當的部分種著梅花和一些綠植,也開放了,仿佛回到那個年代,一切都剛剛重新開始,充滿希望。有一個八字梯是要照相的,據說很多為人都在這里照相留念。(我照的相片中就這個沒洗出來),走過長廊之后就到了蔣介石的會客廳,分中西式兩間。最讓我注意的是他的地板,時隔這么久依舊這么亮,德國貨就是不一樣。盡頭是林森樓,后來的許多建筑都在用他的風格所以看上去也不是那么的陌生。里面是蔣辦公的地方,我老公最喜歡哪個山字形的會議室,據說是蔣為了討好孫中山,把會議室的桌子刻意擺成山字形。(這的照片也沒洗出來)出了林森樓,七扭八拐的就到了一個小園林——煦園,它是總統府中最老的建筑,是明朝朱煦的后花園,據說天津陷落之時,洪秀全的n個妃子都淹死在這園子里的湖里了。可笑的是,湖旁邊有一塊太湖石,整個江南都有名,叫壽字時,導游叫我們壽字底下走一走活到99。我就想,那些妃子們走過嗎,太諷刺了。這里面還有一個鴛鴦亭,兩個亭子,象聯體一樣,建在一起,這倒象洪和他的夫人了,同生共死,只不過不一定是心甘情愿的。導游就帶我們走到這,其他都是一些展覽讓我們自己看了,看了幾個展館,反而覺得文字和實物的東西在這個龐大的建筑博物館中顯得那么無力,遠不如放飛你自己的想象來得痛快。于是有把來時的路細細走了一遍,讓歷史一代一代晃過,仿佛看見穿著錦袍的朱煦,帶著頭巾的洪秀全,身著中山裝的孫先生,和一身軍裝的蔣介石,還有那美艷動人的嬪妃們,一個個走來,微笑著轉身離去,留下那句話:紅塵如煙,終不可掌握一物。所有的心計和爭斗,都只是后人的談資而已。一下午,兩個小時,我看到了中國的整個近現代。3點多去大屠殺只能打車了,因為第二天是周一,他閉館,不到20塊。大屠殺我不想多說,只知道到那的每一個人都感到難以名狀的窒息,當你看見那萬人坑的一角,那層層疊疊的白骨,錯位的頭顱,外面所有大手筆的設計和里面一切詳實的文字介紹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在這你不用請導游,當你看到一片石頭想象著下面都是尸骨,當你讀著哭墻上面的文字 ——二狗子,劉老三,這些就象你家鄰居的小名一樣的名字,你會一陣陣暈璇,仿佛你最親近的人被無情的殺害。而后面的文字展覽在著兩樣東西的比較之下,震動力反而小了,那時因為所有的文字在事實本事面前都顯得如此貧乏,沒有任何一種語言能豐富過你見到的事實。所以我不累述了,你自己去感覺吧。我去的那天好象是什么教育日,很多中學生都去了,但我不知道生在和平年代,沒有一點風雨的他們是否能了解這種感情。我定的酒店在夫子廟附近,(是網上介紹的叫都市客棧,地點不錯,160,但我覺得房間太小,而且周槽環境不是很好,沒有衛星電視,服務態度還算不錯,不是地毯,是復合地板,不過空調還好。如果有更好的,我不推薦這個)。所以打車回了夫子廟,入住之后洗了一個澡,睡了一小會,天黑了才前往秦淮河,理由很簡單,秦淮河是最早的娛樂場所,和現在一樣一定是晚上熱鬧的多。到了晚上,果不其然,人頭攢動,最愛的是路兩邊和兩岸的宮燈,讓你迷醉了時空,仿佛從紅燈籠中能看到才子佳人的紅裝相對,紅袖添香,夫子廟在秦淮河旁邊,想來里面的文人并不寂寞,但做學問的地方為何離煙花之地這么近就不得而知了,可能是為了寫出更多的佳話流傳后世吧。到了夫子廟就是找吃的,八絕一樣沒找到,那種套餐又不敢買,怕又花錢又受氣,影響心情。買了一碗鴨血粉絲,實在吃不慣,覺得好腥,江南和江北真是不一樣的口味。好在找到了赤豆元宵,買了點鍋貼,但還是覺得意猶未盡,所有和老公商量打車去了湖南路,先到了有名的尹氏湯包,要了一籠包子,又不死心的要了一碗粉絲,覺得這家的會不會好吃一點。結果,包子甜度絕對不在我忍受范圍以內,拒絕食用,老公已經餓的不行了,就全吃了。奉勸北方的朋友不要試了。出了包子鋪,碰巧看見一個大排擋,進去一看裝修的相當有味道,是早以前茶館的風格,最好的是還有評彈表演,男的很帥,我就不打算走了,小吃很便宜,要了一桌子,還要了一壺雨花(結帳才50多所以強烈推薦。)慢慢的聽起評彈了。字雖然不懂,但嗚儂軟語的調子十分好聽,象我們剛吃的包子甜甜的。附帶說一句,老公一點東西都吃不下了,兩碗粉絲湯再加一籠包子讓他只有喝茶和看著我吃生氣的份了。不過也有補償的,那個唱評彈的女演員很有味道,不是很出眾,但是有一股南方傳統的小家甓玉的感覺,旗袍穿在身上,很象畫里的古典美女。就這樣我們在這里留連了兩個多小時,把自己完全放在一個南方的市井生活中,來感受他的文化。11點多打車回酒店。
關鍵字: 南京 梅花山 玄武湖 藥師 雞鳴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