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半日閑----揚州半日行
早上6:30的汽車在10:30就到揚州東站了,碰到兩個啟東老鄉正好與我同方向,他們讓我搭順風車,在解放橋我座12路在國慶路下車,走了10鐘就到了富春茶社(老店),在老城舊舊的建筑中招牌很灰色,若不是當地人告訴我富春牌匾在路旁,店在弄里,我幾乎不相信這么有名的老字號會扎根在此。往里走十幾步,就見到了富春茶社,典型的江南古典建筑。引位小姐將我帶到里邊一座樓(大概是堂吃的地方),環境一般,點采,收銀員目無表情的說小吃只有3種套餐,13,15,20元。在網上我看到過有網友點19元的不夠吃(我估計19的現已漲為20),而又有說這套2人夠吃了。一時間我不知該點哪套,看看用餐的其他客人也看不出名堂,就咬牙點了20的,至于其他特色菜(蟹黃干絲25元一份,獅子頭10元一只,揚州炒飯25元一份)我沒敢點,怕吃不完。由于時間還早(11點多一點),客人沒幾個,我以為一會兒就上了,但等了15分鐘一只蒸籠才上來,一看東西不對,9樣小吃只有7樣,服務員把雙麻酥餅補上,豆沙包還在蒸(米燒賣我換了豆沙包)。我看量一個人是不夠吃(都是迷你型的,包括三丁包,蟹黃包,干菜包,海鮮蒸餃,米燒賣或豆沙包,千層油糕,雙麻酥餅,翡翠燒賣,湯包)。說實話,賣相一般般,但點了而且也餓了就舉筷大吃。可能由于不是現蒸的或是蒸的時間長了,皮兒發硬(有網友也碰到相同情況,豆沙的是現蒸的很好),餡兒都還不錯,千層油糕亦是如網友所說味道好極了,一點兒也不油,可惜太小了,還沒陶醉就吃完了,不過湯包我不喜歡,翡翠燒賣(燒賣皮裹綠葉菜)果然如一網友所說是甜的(匪夷所思,真后悔,味道太奇怪了,勸你們不要點)。吃完了,半飽,想起甘泉路就在附近,網友推薦共和春的不錯,就去找。走過去大概7-8分鐘,發現了,看樣子是快餐型的,午餐時間底樓幾乎滿座。看看墻上的菜譜,驚訝于其價位的低廉。點了蝦仁餃面(2元一碗),牛肉鍋貼一份(4元5只),味道果然不錯,量很足,即使是gg也夠飽,難怪人滿為患。 吃完了,往東走(廣陵路)。隨便走一條小巷(打銅巷),看看揚州人的日常生活,心情如晴朗的天氣一般,有不想回家的渴望。一想到此,苦笑。折回廣陵路,坐人力車(3元)去東關街感受舊城的氣氛,誰知他將偶拉到東圈門,憤怒。將就著去走走看看,本想從小弄北拐至東關街(就在東圈門北面),但干凈寧靜的感覺牽著我一直往前走,壺園,羅總門,江澤民故居,汪氏小祠,瓊花觀,沿觀巷北行至東關街,個園,逸圃,彩衣街,大東門橋(小秦淮河),四望亭。走了約2。5個小時,窄窄的石街,白墻黑瓦,院墻,躺在家門口打盹的,坐在一起拉家常的,打麻將的(這里棋牌室特多,將房子改成贏利場所,補貼家用,沒工作也不急,又可滿足自己的愛好,兩全其美,和偶家那兒,看來全國上下一樣,圖書館越來越少,棋牌室越開越多,半月談上提過這種現象,實在是一種悲哀),點爐子準備烤餅做生意的,平淡卻是生活必需,衣食住行,再高貴也得服從自身的身理節律,逃不脫喜怒哀樂,生老病死,淹沒于時間的長河中,唯一能留住的倒是一些沒有生命的東西,這些老房子里不知上演過多少悲歡離合,而它們又能看多久呢?舊城改造會不會讓其與逝去的祖上一樣永遠地灰飛煙滅? 因為太累了,也因為時間緊,所以坐上游2路轉一圈,需45分鐘左右,大明寺,瘦西湖,冶春園,史公祠等等,對于不太喜歡游景點的我來說已大致了解了揚州,反正全世界一樣,新區是高層林立,只有老城才能體現一個地方的特點,匆匆一瞥,覺得風格很江南,與蘇州 杭州大同小異。然,與家鄉不同,亦算有新鮮感。在荷花池公園下車,沿著公園走了一會兒看到一個老太太在賣桂花糕(1元10個),買了迫不及待咬上一口,滿嘴芬芳,草根食品也如此美味,大抵是因為它的新鮮。過了馬路,就到了好幾個路人推薦的食為天,等了1個多小時,在開始營業后(5點開始晚市),點了揚州炒飯18元一份(小),蟹粉獅子頭1個6元(清蒸,另有紅燒),煮干絲13元一份(小),炒木耳菜8元一份。本以為偶能吃完,但實際的量足夠3-4個大胃的吃飽,口味不錯。看來,群眾的意見是正確的。6點不到吃完后,往北步行至文昌閣附近的公交站坐26路到火車站(路程15分鐘),發現揚州火車站設施可與浦東機場媲美(地方沒它大)。8:40,登上z30直達列車奔向北京,明天早上6:37 分北京見。
關鍵字: 店 當地人 春茶 老字號 解放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