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舊人家,美麗退思園
一入東園,即刻如身在畫,舉目皆景。站在水香榭,望著滿眼不分伯仲的美麗,一時竟不知從何處開始移步。 園其實不大,但做為一個私家花園來說,也亦足矣。景致呈環狀分布,中間是一汪碧水,水中點綴著些許睡蓮,眾多的錦鯉自由自在地游弋其中,儼然它們才是這園中的主人。 天氣雖然濕熱,但這碧波樹影為我帶來了清涼。在水香榭的對面,是位于假山之上的眠云亭,為我最喜,最后我決定先經鬧紅一舸舫、九曲回廊、辛臺、天橋和菰雨生涼軒,再到那上面看看。 要上眠云亭,須得低頭從其下的假山洞拾級而上,臺階皆由假山石隨意堆砌而成,帶來天然樂趣。上得高處,視野更加開闊,園內景致皆收眼底。坐于幽靜的亭中,倚欄而眺,上可見藍天白云,下可見紅舫黛瓦,碧波錦鯉,平視卻又是綠樹綺花,果然是個讀書休憩的最佳地。立于眠云亭外,我舉起相機頻頻拍攝,——此時是不需要構圖技巧的,鏡頭所及之處,皆為完美圖畫,只需按動快門即可。 戀戀不舍下得亭來,亭下背陰處,卻是石制的圓桌和圓凳,桌上刻有棋盤,顯然是過去主人下棋處。離開眠云亭,走過紫藤覆蓋的三曲橋,穿過琴房,來到退思草堂。草堂是東園的主建筑,和許多臨水的江南建筑一樣,它的前面是一個親水平臺。坐于草堂內,打開所有的房門,園內的景色便一覽無余。我似乎可以看見昔日主人在此寫字作畫、品茗賞景的身影,又或許,在某個晴朗的秋日,主人還可招來美麗的優伶,令其端坐于平臺的椅上,輕撥琵琶,慢啟歌喉,讓曼妙醉人的彈詞聲在園內盤旋縈繞…… 走出草堂,來到平臺水邊,便有眾多的魚兒蜂擁而來。游人撒下在草堂購買的魚食,魚兒爭相逐吃,一時間魚頭攢動,水花四濺。有貪吃者竟連落于池邊石上的食物也不放過,奮不顧身掙扎上去,將食物銜入口中后,再出溜一下滑入水中。看著這些美麗的魚兒在碧波中游來游去,心中惟有“舒暢”二字。 退思園是美麗的。其形精巧有致,其色纖麗合度,如果要把它和嘉蔭堂相比較,則嘉蔭堂好比寶釵閨閣之素淡,而退思園,則好比黛玉閨閣之明麗。退思園的美不只是視覺上的美,它還將主人深厚的文化素養和風雅情趣蘊籍其中,無論是園內各景其名的寓意,還是其功能的設置,無不體現了這一點。 將出來時,聽聞旁邊一女士感嘆到,我要有這樣一個園子,我這輩子就知足了。可不是?這大概也是每一個游退思園的人心中的夢想吧。 退思園,其實是不適宜思過的。
關鍵字: 同里 天氣 私家花園 退思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