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燈古鎮文化尋根
接連兩天的陰雨天氣,著實讓參加姑蘇晚報文化生態之旅的市民捏了一把汗,別去千燈那天下雨噢。果然,天公作美,成行的前一天,下雨。據說,第二天還是有雨,偏偏就是去文化之旅的這一天,晴朗———既不熱得發昏,也不是陰雨連綿,涼風習習,空氣清新。真是挑都挑不到的好日子。一個好的天氣,給了旅程一個好的開端:心情愉快,一上車,大家便開始借著天氣聊開了。仔細聽聽,原來文化生態之旅的游客都是一些“專家”:從西塘、同里到周莊、烏鎮,很少有沒去過的。而且哪個古鎮好、哪個古鎮有特色都能說得頭頭是道。只是“千燈”嘛,倒是第一次來,帶著幾分好奇,也有幾分期盼:現在的古鎮太多了,多得沒有特色,不知道“千燈”能不能讓人耳目一新?玩得多了,自然也就玩出一種感覺來了,甚至有人還期盼能不能下點小雨?———撐傘游古鎮也是另一種味道。 石板街 一到古鎮,哪些是“原配”、哪些是新修的,這些“專業人士”一眼就能看出來,一邊游著一邊幾個經驗豐富的還開始“切磋”起來。不過讓游客猛然一顫的,還是那條據說是江蘇最長的石板街,幾位老人走在石板街上,情不自禁就想到了自己小時候:小辰光全走的是石板街,在山塘街,從吊橋一直到虎丘,全是石板路,下面就是城市的“下水道”,非常科學,只是現在城市建設快,很少能見到了。另一位由兒子陪著來玩的老人也感嘆,自己小時候喜歡玩,蘇州周邊“城內七個塔”、“城外七個塔”差不多都去過,卻從來沒有聽說還有千燈的“秦峰塔”,今天見到了,才知道,這個塔竟比虎丘塔還要“年長”兩歲,說江南是“臥虎藏龍”的地方真的一點也不假。 大西瓜 吃午飯的時候,滿桌豐盛的飯菜,讓游客“受寵若驚”的同時,更發出了許多感慨:晚報的活動真的是“物美價廉”,特別好。一位老先生告訴記者,他就是沖著晚報來的,因為跟著晚報走,放心,姑蘇晚報是不會騙人的,走到哪都覺得踏實。另一位任女士更是打開了話閘子:我喜歡旅游,十八年前,我就曾和丈夫、女兒一起,騎著腳踏車開始環太湖游了。現在我買了西山景區的年卡,但姑蘇晚報文化生態之旅到現在的每一站,我都參加,西山兩站,也去了,為什么?相信姑蘇晚報唄,而經過這么多站走下來,事實也證明,晚報的活動,無論是性價比還是過程安排等,都符合游客的需求。就像千燈之旅,雖然是新開發的景點,但大多數的蘇州人都沒來過———上海、無錫等外地的游客都玩過了,就是蘇州人自己都沒去過,所以趁著旅游還沒“熱”,大家都沒來的時候,先讓咱蘇州人自己看看———從某種程度來說,姑蘇晚報的活動已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旅游。午餐結束休息的時候,為感謝晚報給她們安排那么好的活動,任女士特意買了兩只大西瓜硬要送給工作人員,真誠地表示感謝。當然,詢問姑蘇晚報文化生態之旅下一站到哪兒,仍是這些讀者不變的話題。 附千燈游客語錄(摘錄):從前只知道姑蘇城里有七個塔,沒想到昆山千燈還有一個秦峰塔,而且比虎丘還要年長兩歲,江南真是人杰地靈啊 75歲的汪老人 游完了千燈,我們感覺還不過癮,還沒盡興;大伙在休息時意猶未盡談論著,千燈不愧是歷史文化之古鎮,它的文化底蘊源遠流長,而且是著名“昆曲”的發源之地,走在古石板路上,感受古人走過的路,讓人不由自主生出對古人的緬懷之情!大家都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如果有機會還到這文化古鎮———千燈來。
關鍵字: 涼風 天氣 好日子 燈 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