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丝袜高跟鞋,东北熟女BBWBBW喷水,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家庭影院vr大片,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无码

客服(fu)電話:400-099-2065

旅游產品分類

江蘇首頁

當前位置:首頁 > 華東旅游 > 江蘇旅游 > 江蘇旅游游記

小巧的怡園

新疆旅行網  時間:11-23  來源:  作者:
蘇州的觀前街相當于上海的南京路或者北京的王府井,是一個商業中心和購物天堂,每天人流如鯽,熙熙攘攘,熱鬧非凡。而就在這樣一個熙嚷無比的附近卻又一處幽靜的所在,這就是位于人民路西側的怡園。 怡園可以說是蘇州園林中的小弟弟,說是小弟弟有兩方面的意思,其一是怡園本身占地比較小,另一方面是怡園建成時間相對其他園林較短。盡管時間短面積小,并沒有影響怡園作為園林的整體結構,相反正由于建成時間在后,它可以吸收其他各個兄長園林的精華所在,這在游覽過程中就可以感覺出來。 怡園的西門正對人民路,門邊有一個匾額,表明怡園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進入正門是一個小天井,進園的門坐南向北,門面并不大。從門前的廣告上得知,院內有飲茶,彈詞等活動。詢問門衛有無導游圖,回答竟然是沒有,然我看介紹,這實在不應該,沒有圖進入像迷宮一樣的蘇州園林會讓游人轉向的。 從介紹上看得知,怡園是由882年始建,清代浙江寧紹臺道顧文彬始創,是集祠堂、義莊、住宅、花園于一體的官宦府北,現可游覽部分是其后花園。 進入園內是一個院子,院子邊上全是回廊,有點像滄浪亭的味道。院子中央有一口六角井,井沿上刻有天眼字樣,我想這口井獨面朝天,是有點象一只獨眼瞪天眼睛,只是這是一個獨眼而已。井南面回廊邊有一個亭子,名叫“玉延亭”,亭名取意于“萬竿戛玉,一笠延秋”句意而名。戛玉,就是微風搖動綠竹發出的玉石般的聲音,那是一種青翠欲滴的聲音,也是雨水滴石的聲音,更是珠落玉盤的清脆聲音。廳內還有一幅董其昌的石刻聯:“靜坐參眾妙,清潭適我情。”院北則是一個茶廳,廳門前有一把碩大的茶壺,茶壺直徑起碼有1米,高也有一米多,壺蓋是一個巨大的蟠桃,壺把則是三根桃樹枝造型,不知道那位大力士才能提起這把大壺。茶廳中也有一幅對聯“春滿壺中留客醉,茶香座上待君來。”院西有一個園門,稱為四時瀟灑亭。進入瀟灑亭就算進入怡園主景區。沿著回廊折向南,有一座“坡仙琴館”,館分東、西兩部分,東部因藏蘇東坡“玉澗流泉琴”而得名,西半部名叫“石聽琴室”,因為室外園中有太湖石如若干,仿佛成耄鶨裝俯聽琴聲,品琴其中因而得名,后園主人請翁方綱手書“石聽琴室”懸于室上。室內雕刻異常美麗的木雕畫,一幅是群鹿圖,一幅是三國故事關云長千里走單騎,一幅是牡丹、蘭花、翠竹、壽桃、石榴吉祥圖,還有一幅是荷花、葡萄、紅棗等圖案。 離開坡仙琴室,室南面仍是一個庭院,院內古木參天,太湖石林立,特別奇怪的是院內還有幾口大水缸,看到大水缸,讓人不自覺就想起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院南是一座軒,叫做“拜石軒”,又名“歲寒草廬”。軒名取名出自宋米芾拜石典故,加上院內又有眾多奇石,故取此名。軒南還是一個規模較大的天井,天井內遍植松柏、冬青、翠竹、山茶,經冬不凋,凌寒獨茂,所以又取名“歲寒草廬”。拜石軒南面是一個比較大的庭院,庭院內種有很多古樹,最小年紀也有100年,有一棵紫薇樹齡已經有620年了,其他的還有一棵檜柏,樹齡有300年,你想想,在這樣一個院子里,相距僅僅十幾米的距離內,就有兩棵樹的年齡之和超過900年,這是怎樣的一個歷史,這兩棵樹一定是以前從別處移植過來的,但盡管是移植的,但還是顯出勃勃生機,他們已經見證了太多的歷史,想象一下,唐、宋、元、明、清,沒準那棵紫薇樹增在年輕時曾經見過蘇東坡,或者朱元璋曾用手撫摸過它,甚至唐伯虎給她澆過一次水,想想而已。庭院里除了古樹以外,還有很多太湖石。據書上記載,怡園修建時正值戰亂,其他很多園子都荒廢,但園主人卻是官宦人家,于是就將其他院子里的太湖石盡數購買來,這樣,盡管怡園園齡很短,但園子內的太湖石輩分卻很高,我估計那些古樹以使用同樣的手段獲得的。 庭院西面有一個小圓形月亮門,過門就是一小片梅園,梅化正在傲寒怒放,有紅色的,哄的似血;有白色的,白的似雪。時節正值初春,雖然天氣還很冷,但是梅花已經耐不住寂寞,首先向人們宣告春天即將降臨人間。其實我還發現迎春花也已經在墻角處悄悄的吐出它那淡淡的,黃黃的,小小的花瓣,只是迎春花實在很小,又是一朵一朵非常孤單的開放,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如果是一大叢一大叢盛開,那就又是另當別論了。現在這個小花園正在進行整修,工人們再重新鋪設地面,我就沒有進去,重新從月亮門退出到拜石軒南門,折向西,進入到另外一個景區了,因為一條回廊將這里和剛才游覽過的區域劃分開。沿著回廊繼續西行。回廊在花園位置建了一個小亭子,回廊在亭子處開了一面八角窗,透過窗正好可以欣賞盛開的梅花,并且以窗框為畫框又可以將窗景轉化為一幅立體的畫,我想四時的景色一定不同,也體驗出古人對美的一種追求。小亭的名字叫“南雪”。南雪亭的北面對著一片水池,回廊就繞著這片水池而建,有趣的是這片水池中,靠近東南面的地方居然有一個石塔,這個使他是如何由來我沒有看到介紹說明,不得而知。 水池上也有一座曲曲折折的酒曲鐵欄桿,石板橋,極似耦園,甚至橋的樣式也和耦園的曲橋相近,是不是仿照的,當然當時沒有知識產權的問題,無論你如何仿照或仿制,沒有人向你提出侵權控訴。橋的西側是一個水榭,應該是這里的主體建筑,這座水榭臨水而建,榭前一個觀水平臺,應該是觀賞池中池魚的最佳所在。但是現在由于氣溫太低沒有一條魚,倒是有幾個游人在水臺上打太極拳,這幾個人應該不是游人,而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說到這里,倒也很巧,我在這里倒是遇見本部門的一位同事,她的外婆就住在附近,今天正好有客人來,于是就到怡園游玩。后來我才知道,她的外婆家原來就是這怡園的主人。 這個水榭是一個鴛鴦廳,何為鴛鴦廳,我前面幾篇游記中已經不止一次敘述過,這里就不再說明了。廳南面叫“鋤月軒”,取自元代薩都刺詩“今日歸來如昨夢,自鋤明月種梅花”之意,而軒前過去又植梅花數百株,故此軒又名“梅花廳”,進得軒內軒,正面有一幅巨幅木刻,其內容是怡園記。記載了怡園的修建起因,過程以及當年的設計思路,對可以對怡園有進一步的了解。北半部份叫“藕香榭”,正中則是一幅木刻怡園全境鳥瞰圖,也可以了解怡園的大體規模和布局。藕香榭是怡園的主廳,夏夜臨池,荷香冉冉沁人心脾,榭名取自杜甫“疏樹空云色,茵陳春藕香”詩句,但是每當夏季,這里遍植荷花,滿眼荷葉,荷香沁人,所以又將這個藕香榭稱作“荷花廳”。 蘇州的觀前街相當于上海的南京路或者北京的王府井,是一個商業中心和購物天堂,每天人流如鯽,熙熙攘攘,熱鬧非凡。而就在這樣一個熙嚷無比的附近卻又一處幽靜的所在,這就是位于人民路西側的怡園。 怡園可以說是蘇州園林中的小弟弟,說是小弟弟有兩方面的意思,其一是怡園本身占地比較小,另一方面是怡園建成時間相對其他園林較短。盡管時間短面積小,并沒有影響怡園作為園林的整體結構,相反正由于建成時間在后,它可以吸收其他各個兄長園林的精華所在,這在游覽過程中就可以感覺出來。 怡園的西門正對人民路,門邊有一個匾額,表明怡園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進入正門是一個小天井,進園的門坐南向北,門面并不大。從門前的廣告上得知,院內有飲茶,彈詞等活動。詢問門衛有無導游圖,回答竟然是沒有,然我看介紹,這實在不應該,沒有圖進入像迷宮一樣的蘇州園林會讓游人轉向的。 從介紹上看得知,怡園是由882年始建,清代浙江寧紹臺道顧文彬始創,是集祠堂、義莊、住宅、花園于一體的官宦府北,現可游覽部分是其后花園。 進入園內是一個院子,院子邊上全是回廊,有點像滄浪亭的味道。院子中央有一口六角井,井沿上刻有天眼字樣,我想這口井獨面朝天,是有點象一只獨眼瞪天眼睛,只是這是一個獨眼而已。井南面回廊邊有一個亭子,名叫“玉延亭”,亭名取意于“萬竿戛玉,一笠延秋”句意而名。戛玉,就是微風搖動綠竹發出的玉石般的聲音,那是一種青翠欲滴的聲音,也是雨水滴石的聲音,更是珠落玉盤的清脆聲音。廳內還有一幅董其昌的石刻聯:“靜坐參眾妙,清潭適我情。”院北則是一個茶廳,廳門前有一把碩大的茶壺,茶壺直徑起碼有1米,高也有一米多,壺蓋是一個巨大的蟠桃,壺把則是三根桃樹枝造型,不知道那位大力士才能提起這把大壺。茶廳中也有一幅對聯“春滿壺中留客醉,茶香座上待君來。”院西有一個園門,稱為四時瀟灑亭。進入瀟灑亭就算進入怡園主景區。沿著回廊折向南,有一座“坡仙琴館”,館分東、西兩部分,東部因藏蘇東坡“玉澗流泉琴”而得名,西半部名叫“石聽琴室”,因為室外園中有太湖石如若干,仿佛成耄鶨裝俯聽琴聲,品琴其中因而得名,后園主人請翁方綱手書“石聽琴室”懸于室上。室內雕刻異常美麗的木雕畫,一幅是群鹿圖,一幅是三國故事關云長千里走單騎,一幅是牡丹、蘭花、翠竹、壽桃、石榴吉祥圖,還有一幅是荷花、葡萄、紅棗等圖案。 離開坡仙琴室,室南面仍是一個庭院,院內古木參天,太湖石林立,特別奇怪的是院內還有幾口大水缸,看到大水缸,讓人不自覺就想起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院南是一座軒,叫做“拜石軒”,又名“歲寒草廬”。軒名取名出自宋米芾拜石典故,加上院內又有眾多奇石,故取此名。軒南還是一個規模較大的天井,天井內遍植松柏、冬青、翠竹、山茶,經冬不凋,凌寒獨茂,所以又取名“歲寒草廬”。拜石軒南面是一個比較大的庭院,庭院內種有很多古樹,最小年紀也有100年,有一棵紫薇樹齡已經有620年了,其他的還有一棵檜柏,樹齡有300年,你想想,在這樣一個院子里,相距僅僅十幾米的距離內,就有兩棵樹的年齡之和超過900年,這是怎樣的一個歷史,這兩棵樹一定是以前從別處移植過來的,但盡管是移植的,但還是顯出勃勃生機,他們已經見證了太多的歷史,想象一下,唐、宋、元、明、清,沒準那棵紫薇樹增在年輕時曾經見過蘇東坡,或者朱元璋曾用手撫摸過它,甚至唐伯虎給她澆過一次水,想想而已。庭院里除了古樹以外,還有很多太湖石。據書上記載,怡園修建時正值戰亂,其他很多園子都荒廢,但園主人卻是官宦人家,于是就將其他院子里的太湖石盡數購買來,這樣,盡管怡園園齡很短,但園子內的太湖石輩分卻很高,我估計那些古樹以使用同樣的手段獲得的。 庭院西面有一個小圓形月亮門,過門就是一小片梅園,梅化正在傲寒怒放,有紅色的,哄的似血;有白色的,白的似雪。時節正值初春,雖然天氣還很冷,但是梅花已經耐不住寂寞,首先向人們宣告春天即將降臨人間。其實我還發現迎春花也已經在墻角處悄悄的吐出它那淡淡的,黃黃的,小小的花瓣,只是迎春花實在很小,又是一朵一朵非常孤單的開放,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如果是一大叢一大叢盛開,那就又是另當別論了。現在這個小花園正在進行整修,工人們再重新鋪設地面,我就沒有進去,重新從月亮門退出到拜石軒南門,折向西,進入到另外一個景區了,因為一條回廊將這里和剛才游覽過的區域劃分開。沿著回廊繼續西行。回廊在花園位置建了一個小亭子,回廊在亭子處開了一面八角窗,透過窗正好可以欣賞盛開的梅花,并且以窗框為畫框又可以將窗景轉化為一幅立體的畫,我想四時的景色一定不同,也體驗出古人對美的一種追求。小亭的名字叫“南雪”。南雪亭的北面對著一片水池,回廊就繞著這片水池而建,有趣的是這片水池中,靠近東南面的地方居然有一個石塔,這個使他是如何由來我沒有看到介紹說明,不得而知。 水池上也有一座曲曲折折的酒曲鐵欄桿,石板橋,極似耦園,甚至橋的樣式也和耦園的曲橋相近,是不是仿照的,當然當時沒有知識產權的問題,無論你如何仿照或仿制,沒有人向你提出侵權控訴。橋的西側是一個水榭,應該是這里的主體建筑,這座水榭臨水而建,榭前一個觀水平臺,應該是觀賞池中池魚的最佳所在。但是現在由于氣溫太低沒有一條魚,倒是有幾個游人在水臺上打太極拳,這幾個人應該不是游人,而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說到這里,倒也很巧,我在這里倒是遇見本部門的一位同事,她的外婆就住在附近,今天正好有客人來,于是就到怡園游玩。后來我才知道,她的外婆家原來就是這怡園的主人。 這個水榭是一個鴛鴦廳,何為鴛鴦廳,我前面幾篇游記中已經不止一次敘述過,這里就不再說明了。廳南面叫“鋤月軒”,取自元代薩都刺詩“今日歸來如昨夢,自鋤明月種梅花”之意,而軒前過去又植梅花數百株,故此軒又名“梅花廳”,進得軒內軒,正面有一幅巨幅木刻,其內容是怡園記。記載了怡園的修建起因,過程以及當年的設計思路,對可以對怡園有進一步的了解。北半部份叫“藕香榭”,正中則是一幅木刻怡園全境鳥瞰圖,也可以了解怡園的大體規模和布局。藕香榭是怡園的主廳,夏夜臨池,荷香冉冉沁人心脾,榭名取自杜甫“疏樹空云色,茵陳春藕香”詩句,但是每當夏季,這里遍植荷花,滿眼荷葉,荷香沁人,所以又將這個藕香榭稱作“荷花廳”。 荷花廳以西就是碧梧棲鳳館,館名取自白居易詩句“棲鳳安于梧,潛魚樂于藻”是以得名,館藏桐蔭深處,桐下植鳳尾竹,以符合館名意義。現在的碧梧棲鳳館旁邊不僅僅仍舊種植有鳳尾竹,還種植有臘梅,初春的臘梅仍舊傲寒怒放著,只是由于時序花期將過,臘梅花有的已經枯萎,但是還是會讓游人感到在寒冬時節有一種頑強的生命在預報著春天。離開碧梧棲鳳館向西是面壁亭,這里有一個古老的傳說。據說少林寺的創始人達摩來自印度,為了宣傳印度佛教,來到中國,當時他準備橫渡長江但古于沒有渡江船只,但時間又非常緊急,于是達摩就從江邊采了一根蘆葦,運用他非凡的武功,踩著蘆葦度過了驚濤拍岸的長江。后來達摩到達河南登封,見到少室山,他覺得少室山非常適合傳布教義,于是達摩就在少室山住下,一開始并沒有立即傳教布道,而是坐在一面石壁前靜思己過,這一面壁就是十幾年時間,甚至石壁上都印有達摩打坐時身影的投影,人們感悟達摩的面壁故事,紛紛出錢資助,造就了一代名剎——少林寺。 這個面壁亭因為面對山壁,比前置一明鏡,如亭有面壁境界,能讓人聯想到達摩面壁悟道的故事,故取名面壁亭。面壁亭旁有一棵銀杏樹,樹高數丈,三人合圍才能合抱,樹上有一掛牌,告訴人們這棵銀杏樹的樹齡已經有270年了。當然銀杏樹本來就是長壽樹,而且使我國獨有的樹種,銀杏渾身全是寶,果實時非常美味的果實,樹葉可以做藥治療心血病。樹干是質量非常家私材料,或者是廚房內的最佳用品。 沿著銀杏樹前的回廊繼續向西行,前方是一個石舫,這個釋放規模比較大,而且還是雙層的,這在其他地方還沒有見到過。釋放上當然不會缺少匾額,匾額上有篆書“碧澗之曲,古松之陰”匾額也還有對聯兩幅:春江萬斛若為量,長松百尺不自覺。松陰滿澗閑飛鶴,潭影通云暗上龍。 站立石舫船頭,眼前是一汪碧水,遠處假山林林,有游人從假山中的山洞鉆來鉆去,不時可以見到游人從這里進去,又從另一個地方鉆了出來,看來這個假山吸取了獅子林的精華內容,假山西面有一片竹林,迎風搖曳,竹葉翠綠欲滴;池南面是藕香榭。從這里看就像在欣賞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所以這個石舫就叫做“畫舫齋”,據介紹如果在二樓閣上是聆聽松濤聲最佳的所在,故又叫“松籟閣”。可惜,現在二樓沒有開放。與石舫隔一條小澗就是湛露堂,小澗上有一座鐵欄桿石板橋,小石橋只有一步的跨距,我想這座小橋應該可以入圍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角逐。 湛露堂堂名取自《詩經》湛湛露斯,匪陽不唏,湛湛:深厚之意,唏:乾意。這里有世澤長久之意。堂前有牡丹臺,所以這里又叫“牡丹廳”。離開湛露堂,池邊的景觀就已經結束了,湛露堂的東南方向就是假山景區。假山上隱隱約約可以見到兩個亭子,那是什么亭子呢?向西就進入一個茶館,我不知道是茶館就進去了,里面有兩位老人在茶館外面的院子里曬太陽,這是一個不大的院子,老先生滿頭銀絲,精神矍鑠。看見我進入茶館,主動和我打招呼,被人客氣,我當然不能失禮,也向他問好。他要請我坐下來休息一下,我也正好有此意,于是也拿過一張椅子坐下,和老先生聊起天來。閑談中知道老先生是退休的小學語文老師,從教已經44年,任教于蘇州一所百年小學(校名我忘了)。退休后時常到不同的園林喝茶,并且是不同時節到不同的地方去,像春季就到曲園,夏季到滄浪亭,秋季到五人墓,冬季則到怡園,每次去前都會聯系一些老朋友一同前往,我想他們與其說是喝茶,實際上是看朋友,只是通過一種理由而已。 院子里也有一棵古樹,也是蘇州市非常少見的白皮松,白皮松我印象里在北京香山有很多,但是在南方的卻很少見,另外還有一棵山茶花樹,有的花骨朵已經開放一點,有的已經開到一半,大多數則是剛剛張開一點點花瓣,如同含羞的少女。 和老先生、老夫人告別,繼續我的行程,登山假山,山頂山有兩個亭子,西面那個亭子比較小,就在池水邊,臨亭立水邊,給人一種凌空欲飛的感覺。亭子名叫“螺髻亭”,不明白為什么叫這個名字。螺髻亭的東面還有另外一個比較大的亭子,我猜建園的主人一定比較喜歡滄浪亭,不然為什么將這個亭子叫做“小滄浪”,小滄浪還真像滄浪亭中的滄浪亭,只是規模稍微小一點,要不然怎么叫小滄浪呢?亭名的由來和滄浪亭亭名的由來相同。小滄浪亭旁邊有三塊巨石并排豎立,石面上刻有篆體“三疊屏風”,據說還是怡園的鎮園之寶。假山內部也有通道,就像獅子林的假山一樣有幾條通道,鉆進通道中,頓時感到猶如進入迷宮,迷宮的規模和復雜程度盡管沒有獅子林假山大和復雜,但走走迷宮還是很有趣味的,不長的迷宮通道中不僅有明洞,還有暗洞,有石階,甚至還有兩座小石橋,真有趣。哦,我沒有乾隆有文采,想不出“真趣”的詞! 走下假山,東面是一面墻,墻上有一個月亮圓門,門上有篆書,但是我不認識,僅僅認識一個“爽”字,但由于認不全,我不認為“很爽”。門另一面,也是篆字“迎風”,我想會不會是“迎風”和“送爽”呢?有沒有人告訴我。月亮門的墻頂呈不規則波浪形,就像在云面上的感覺一樣,當然這樣的曲線也給人一種流線美和曲線美。 迎風門對面還是一個軒,名叫“鎖綠軒”,軒外原有古樹參天,濃蔭蔽日,而一道云墻則完全鎖住一片綠意,并且取意杜甫詩句“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浦為誰綠”而得名。 鎖綠軒東面旁邊又是一座旱舫,這個旱舫是有一定來頭的,旱舫并不大,只有十幾平方米,但是里面卻有一幅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的名聯: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橫批:繞遍四廊還獨坐 還有一個原因,這個旱舫在蘇州非常出名,就是每天晚上,這個旱舫中擺一桌酒宴,因為只有一桌,所以不提前預訂根本不可能訂到座。這桌酒宴,純粹是怡園多年來形成的傳統,筵席是典型的蘇幫菜,并且是很正規的蘇式做法。 走了這么一圈,我突然覺得,轉了這么久,還是在茶園里和老先生、老夫人一起談古論今,曬曬太陽來的舒心,愜意。其實游蘇州園林,不能簡單地走馬觀花一樣看看,而應該坐下來靜靜的品,最起碼應該慢慢的走著賞,才能體會到園林藝術的真諦,感應到當年造園者的設計思路和靈感。游園來最好是沒有人的時候游,當然這在現在非常困難,但是可以尋找一些時機,比如下毛毛細雨時,漫天的小雨花瀝瀝而下,本身就造就了園林中的一種恬靜的氣氛,這個時候也是非常合適的。 蘇州園林應該靜看。
關鍵字: 人民路 南京路 王府井 蘇州園林 購物天堂
相關游記
    在線評論

      驗證碼:驗證碼    匿名發表

    聯系我們
    • 新疆中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 0991-267100018999981856
    • 0991-231032518999832796
    • 18099695348
    • E-mail:tour@8tdc.com.cn
    • 地址:烏(wu)魯木齊市沙(sha)依(yi)巴(ba)克(ke)區(qu)伊寧路(lu)89號新(xin)豐(feng)大廈(sha)A座7樓
    酒店住宿所有酒店

    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二星級經濟型

    鎮江京口飯店

    鎮江京口飯店

    已有 288 人關注
    徐州南郊賓館

    徐州南郊賓館

    已有 526 人關注
    南京玄武飯店

    南京玄武飯店

    已有 391 人關注
    美食餐飲所有美食

    揚州西部牛扒城

    坐落于四望亭路(美食街)28號,毗鄰揚

    老白肉館

    是地道的東北菜館,相當有名,開了兩

    得月樓

    得月樓創建于明代嘉靖年間,位于蘇

    畢士榮江鮮

    鎮江自古以來乃人杰地靈,風景秀麗
    江蘇游記所有游記

    文廟,一絲惆悵

    有朋自遠方來,來者必勸香孔子,很無

    感受無處不在的商

    江南水鄉城鎮的建筑布局和風格是

    江南水鄉的詩情畫

    藏在青山綠水中的無錫像一名奇女

    昆山千燈古鎮的人

    早春時節下江南,一路都見古鎮,發現
    出疆旅游電話: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新疆散客旅游電話: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