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游漁灣
位于連云港云臺山東南端,有江蘇的九寨溝,蘇北的張家界之稱的漁灣風景區,早已聞說她是個不錯的旅游景點,利用空閑時間,我和同事有幸一睹她的風采,也留下了一份珍貴的回憶。 出發那天,偏偏天公不作美,陰沉的天空,一會兒,霪雨霏霏,不像飄灑在天地之間,倒像落在每個人的心里,沉沉的,重重的。經過將近一個小時的顛簸,九時左右,我們到達了景區的起點。仰頭放眼望去,只見山間云霧繚繞,灰濛濛一片,把整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個嚴實。遠處的山腰間,人頭攢動,歡呼聲、吶喊聲響徹耳旁。飄散的霧氣和水珠早已打濕了我們的衣襟和雙眼,“咱們上吧!”不知是誰一聲吆喝,大伙挎起背包,興致勃勃,朝景區出發了。沿著臺階徒步而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古老的石橋,橋的欄桿四周蹲著九個石像獅頭,每個獅頭的嘴里含有小巧精致的水孔,因此,取名為九孔橋。九股細小急拽的水苗從獅口中不斷噴射出來。紛飛的雨屑在空中交相輝映,形成了一道道薄薄的屏障,輕盈柔和、晶瑩剔透,宛若香衣鬢影的輕紗,又如刀光下的倩影,繽紛四射、溢彩斑斕,煞是壯觀。越過九孔橋,我們順著“三潭、一洞、三汪“的游覽主線,踏上天然石梯,開始了遙遠的征程。石階非常窄小,不到一米寬的空間,只能靠抓住旁邊的護欄和鐵索鏈,一人踽步前行。眼前的三龍潭、二龍潭相鄰不遠,泉水順著石板瀉入潭中。赤足踏入碧波蕩漾的潭水,一股清涼徹骨的感覺沁入心底,仿佛置身于樂聲柔曼的舞池,令人春心蕩漾,流連忘返。踏過一片凌亂的石塊,眼前豁然明朗起來,一個金黃閃爍而蒼勁有力的“龍”字盤旋在巨石上,昂然而挺立。石塊的下方便是老龍潭了,寬闊平整的潭面,宛如一張溫厚樸實的龍床。傳說中,這就是老龍王和它的龍子龍孫們休息、嬉戲和睡覺的地方。突然想起《西游記》中那個面目猙獰、威力無比的龍王爺,原來它的住所也不過如此。其實,神仙也好,大圣也好,他們和凡人一樣的,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一切神奇和偉大,都只是人類為了滿足某種心理需求而給他們披上的一層面具而已。 繞過無數個七彎八竅的峭壁小道,只聽到不遠的前方傳來陣陣“轟轟”聲,眺眼望去,只見一條大約四十多米長的瀑布順著山澗飛流而下,潔凈的水沫,有如片片雪花從高空悄然飄落,仿佛亭亭玉立的少女,輕舞飛揚。飛瀑兩旁懸崖崚嶒,石縫滴滴答答,飛珠濺玉,珍珠瀑由此而得名。泉水和雨水混在一起,順著斜坡,流進山澗,涓涓的水聲變成訇訇的雷鳴。看著這雄渾壯觀的奇景,我算是領略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家都紛紛拿出照相機,一張又一張,按下快門的剎那,記錄了每個精彩永恒的瞬間。穿過如煙似霧的飛瀑,來到了半山腰的藏龍洞,這是名副其實的水簾洞,參差不齊的怪石環繞洞門,洞口水簾倒掛,洞庭可容納20多人,游人紛紛在此落腳歇息、合影留念。 走出藏龍洞,外面依然淅淅瀝瀝下著小雨,但這絲毫沒有阻止我們繼續跋涉的腳步。一連走過幾個山道,來到了“三汪”,即綠水汪、清水汪、黃水汪,三汪互相聯系,相互貫通。水底堆滿石頭,嶙峋突兀,影影綽綽。再往前走,便是攔水大壩,也是景區的盡頭和山的最高位置。站在大壩上,放眼瞭望遠方,山的高、山的美、山的蔥蘢和翠綠都盡收眼底,讓我真正體會到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自豪和感慨。 山沒有水,如同人沒有眼睛,似乎少了些許靈性。我們有幸在這樣一個雨中看到了有聲有勢的飛泉流布、體會了千姿百態的漁灣風光,一路行來,也算是生活的饋贈吧! 雨中游漁灣,頗有一番情趣。
關鍵字: 九寨溝 天地之間 旅游景點 連云港 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