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胥王廟(伍公祠)
胥王廟又名伍公祠,為紀念蘇州古城的“總設計師伍子胥而建,始建于公元前484年,1966年被毀。2005年,蘇州市胥口鎮動工重建胥王廟,重建后的胥王廟分為墓區、祠區和園區三部分,目前已經完工,即將正式對外開放。 伍相祠緊挨城河,與城樓為鄰,于1988年翻建,是紀念一代忠臣伍子胥的廟宇。伍相祠分東西兩院。東院由廳堂、廊亭和花園組成,庭院內點綴花木湖石,四周曲廊,翠竹石筍掩映于漏窗之外。西院莊重肅穆。正殿三間為伍相祠,“氣壯山河的橫匾下,高約4米的伍子胥彩繪塑像栩栩如生,令人肅然起敬。坐像前有一抱柱聯:“古城如舊,來登杰閣可憑高;遺建重新,到此狂瀾皆下拜。另一聯云:“往事昭昭,億萬世長傳宇內;精忠耿耿,千百年猶在人間。伍相祠內有一千年夾石,實為古時廟宇的旗桿石。古人在此廟做佛事,白天必在夾石中立桿掛幡旗,晚上則掛起長明燈,“凡入城者必敬禮之,夾石逾千年,表達了蘇州人對對伍子胥不朽功勛的崇敬,抒發了對伍子胥“忠而見謗,信而見疑的不平和惋惜。伍于胥是春秋時期楚國人,當時楚平王荒淫無道,逐子奪媳,施行暴政。伍子胥父親伍奢和哥哥伍尚因諫忠言,被楚平王處以極刑。伍子胥被迫逃離楚國,顛沛流離,歷經艱難來到吳國,投靠公子光。在他的輔佐下公子光用計刺殺了吳王僚,奪回了王位,即是著名的吳王闔閭。伍子胥協助吳王治國治軍,把吳國建成一方強國。后來,他與孫武率兵攻破楚國京城,掘平王之墓,鞭尸三百,以雪家恨。吳越爭戰,吳王闔閭戰死,伍子胥又扶持夫差即位。夫椒一戰,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聽從范蠡、文種的復國之計,卑詞賤行,偽裝恭順,另一方面卻賄賂吳國重臣伯
關鍵字: 另一方面 栩栩如生 肅然起敬 蘇州人 長明燈 顛沛流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