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民間文化藝術館
鎮江民間文化藝術館(鎮江民間文藝資料庫),成立于 1989 年。是我國首家以挖掘、收藏、展示和開發、研究地域民間文化為宗旨的公益型全民事業單位。館址:長江路 207 號。一樓有民間藝術家工作室、民間藝術綜合展演廳、民間藝術品、旅游紀念品及地方土特產銷售部,以及民間文化資源共享工程網絡室、背投放映室等;二樓有“《白蛇傳》民間藝術美術展、“鎮江民間藝術精品展和“鎮江民間文藝資料庫。它們集中展示了鎮江近百位民間藝術家手工制作的近千件精湛的民間藝術品以及在全國范圍內搜集的 20 多個省、市的民間文藝專著、資料數萬冊和珍貴的手稿 80 余萬份該展廳展出的近百件精品,都是我市民間藝術家近 20 年來創作的,種類上主要有:正則繡、機繡、鄉繡、扎染畫繢、銅板彩畫、烙鐵畫、玻璃雕刻、蛋雕、微雕、石雕、根雕、陶塑、面塑、郵票拼貼畫、剪紙、竹編、竹笛等。相信您看完后會更多的了解這些藝術家對美的追求,并從中得到美的享受。鎮江民間藝術精品展 鎮江的民間藝術源遠流長,積淀深厚。她扎根本土,世代相傳。改革開放以來,鎮江民間藝術進入一個新的繁榮時期,許多優秀作品在全省和全國評比中獲得金獎,一批民間藝術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和“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該展廳展出的近百件精品,都是我市民間藝術家近 20 年來創作的,種類上主要有:正則繡、機繡、鄉繡、扎染畫繢、銅板彩畫、烙鐵畫、玻璃雕刻、蛋雕、微雕、石雕、根雕、陶塑、面塑、郵票拼貼畫、剪紙、竹編、竹笛等。相信您看完后會更多的了解這些藝術家對美的追求,并從中得到美的享受。《白蛇傳》民間工藝美術展 《白蛇傳》是我國著名的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它起源古遠、世代流傳,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是我國民間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鎮江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也是《白蛇傳》故事的主要發源地之一,《白娘子水漫金山》、《保和堂施藥濟民》等美麗傳說令人神往,金山寺、白龍洞、法海洞等名勝古跡聞名遐邇,這些動人的故事和神奇的景觀展示著名城鎮江的無窮魅力。該展廳以《白蛇傳》的故事情節為線索,以民間工藝為表現形式,獨辟蹊徑,別具風情,它不僅可以引領我們走進《白蛇傳》引人入勝的故事場景,而且能使我們領略到鎮江正則繡、竹編、郵票拼貼畫、石雕等民間工藝的絢麗風采。《白蛇傳》民間工藝美術展給您帶來的將是美好的感受和無限的遐思。鎮江民間文藝資料庫 被譽為“中國第一庫的鎮江民間文藝資料庫,是我國首家專門以收藏、保存和研究民間文藝為主的資料中心,成立于 1989 年。自建立以來就得到國家文化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江蘇省文化廳、省民間文藝家協會領導、專家的關心和呵護。國內民間文化界許多專家學者紛紛饋贈書籍資料,并寫來熱情洋溢的題詞。當時的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著名學者 鐘敬文 先生就親筆為我庫題詞:“建立資料庫是保護民間文藝的重要措施,鎮江同志的舉動是具有創導意義的。 [ 還有賈芝、聶大江、陶陽、吳超先生的題詞 ]目前我庫已收藏江蘇省 11 市區 56 縣 43 區的所有民間文學集成卷本以及北京、河北、上海、內蒙、云南、貴州、福建等 20 余個省市的民間文藝論著專集近萬冊,數萬份手稿和相當數量的聲像資料。民間藝術綜合展演廳 鎮江是個人杰地靈的地方,蘊藏著許多的民間藝術種類,不僅其色彩、造型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工藝神巧細密,是最佳的旅游紀念品。該廳主要融展示、表演、銷售為一體,平時將流動的展示各種不同類型的民間藝術品,并定期請民間藝術家到現場表演,同時還有可銷售的民間藝術品、旅游紀念品和地方土特產等。民間文化資源共享工程網絡室、及背投放映室 網絡室共有電腦 6 臺,可通過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搜集網絡資源,查閱豐相關材料。背投室主要放映民間說唱、故事、表演等相關資料,可容納 15 人左右。
關鍵字: 民間文化 白蛇傳 藝術品 藝術家 藝術館 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