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水五島公園
漣水有一風景區:五島公園。五島名為:豐樂島、同樂島、米公島、西苑島、夕照島。原本各島分散湖水之間,概不相連。后來經過開發填土,五島連成一片,點綴在碧水之間。行走其中,亭臺樓閣互映,綠樹橋廊點綴,相得益彰。島中有一荷池,看殘荷宜選擇早晚,各局風味。晨曦中,薄霧彌漫,漫步在荷池邊的石徑上,讓人清爽而有活力。其時,荷池邊上的梧桐等已經落盡葉子,只剩下一些松柏間雜其中,倒也別有情趣。荷池中結了一層薄冰,那些耷拉腦袋的蓮蓬、殘敗的花托和黑色的荷葉梗被凝固成一幅靜態的水墨畫,不時的水中還泛出幾個氣泡,在冰面下擴散。也經常的有幾只小巧的鳥雀飛過來,在薄冰上跳躍,或者落到荷梗上,起落騰挪,然后這幅畫就晃動起來,這個晨曦晃動起來,鳥雀聲、水的氣泡聲和偶爾的人聲也晃動起來,靜美異常。看殘荷亦可選擇黃昏,太陽斜掛的時候,點點碎碎的陽光透過那些雜樹,落在池水上跳躍,枯荷殘梗便被鍍上了一層金色,讓人感覺美人遲暮,產生歲月無常的錯覺,往往讓人沉溺于對往事的懷念中,但也能提醒人們對珍惜光陰的警覺。米公洗墨池米芾在漣水做官,辦事秉公,愛民如子,民眾待他也如父母一般,都稱他為青天。元佑年間,米公任滿即將離去。那天,百姓們得知他要走,各家各戶天未亮就起床了。有的拎來了雞鴨,有的扛來了花生、大米,有的提來了海味,有的送來了果品。可是米公還是跟往常一樣,一樣禮物都沒收。米公告別了眾位鄉親便動身起程。才走了一段路,突然想起來什么,又折轉回來,大家都覺得詫異。原來幾天前他就叮囑隨從,臨行時不許帶走漣水一草一木。此時他突然想起自己帶走的筆中之墨是漣水之物,于是便轉身回來,把筆統統取出,在池中一一洗干凈。在場的百姓看到了,都感動得掉下眼淚。傳說米公走后,只見墨池上空出現了一團煙霧,五光十色,長久不散。大家都說,這是米公留下來的清光。后人有詩贊道:一泓池水耀清光,猶是南宮德澤長;墨沉浮香傳勝跡,人人爭說米襄陽。如今米公洗墨池仍留在漣水城五島公園內,并且建有米公亭。雖然事隔幾百年,可是民間仍舊流傳著這位清宮為民的故事。
關鍵字: 一草一木 五光十色 水墨畫 愛民如子 留下來 美人遲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