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街
杭州有西湖,蘇州有山塘,在這條3公里長的小街上,遺留的明清建筑達40多處,可惜年久失修,鮮為人知蘇州有條“明清街。 位于蘇州金閶區的山塘街是蘇州市總體規劃中的歷史街區之一,如今正處于保護性修復試驗段工程中。這條藏在深閨人未知的明清街是唐慶歷年間,蘇州刺史白居易鑿渠筑堤而成,至今已有1000多年了。 山塘街一端緊連閶門石路商貿區,另一端直通虎丘,七里長的小街上分布的明清建筑至今仍多達四十多處。據有關人士考證,《石頭記》中所謂的“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應指山塘。 但在旅游旺季,虎丘一邊是游人密布,山塘這邊卻是鮮有人問津。山塘何時才能綻放它原有的光彩? 沿著山塘河,從閶門進從虎丘出。一路上,遺留下來的通貴橋、星橋、綠水橋等多處橋梁,或南北而臥,或東西相向,但無一例外鋪橋的石板、橋邊的石欄,已被歲月磨損得光滑如鏡。此外,大量遺存的祠、坊、廟,粗略數了數竟有二三十處,精雕細刻的花紋無不透露出以往的豪華和精細。其中,敕建報恩禪寺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個兒子胤祥的祠堂,雍正皇帝下令建造而成,現僅存山門及殿宇三間,但直刺青天的山翼仍可見當年的雄偉。 山塘街文物遺存十分豐富,目前,山塘沿線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控制保護建筑14處,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此外還有一些橋梁、牌坊、古井、磚雕門樓、會館遺址、寺廟及一些有較高文物價值的民居建筑。 但是,據有關研究山塘的專家介紹,山塘現存遺跡不及原來的1/10。據史料記載,道光年間山塘一帶的行宮、寺院、祠宇、園林等名勝多達500多處,一度成為蘇州歷史上最繁華的地段之一,康熙、乾隆幾次游覽虎丘,必經山塘。明代民歌《大九連環》是這樣寫山塘的:“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有西湖,蘇州有山塘,兩處好地方hellip;hellip; 到了近代,由于戰火摧殘等原因,一些人文景觀遭受破壞,同時1928年虎丘馬路開通,人們改道而行,山塘逐漸冷落下來,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關鍵字: 人文景觀 明清街 留下來 石頭記 精雕細刻 雍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