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天柱山
勢如“中天一柱”的主峰天柱,海拔1488米,全身石骨,拔地而起,直插云霄。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境內,因主峰峭拔高聳,如柱擎天而得名,曾被漢武帝封為“南岳”,后隋文帝改封衡山為南岳,但人們仍慣尊天柱山為“古南岳”。 雄峰巍峨天柱山有海拔千米以上的知名雄峰達45座。主峰天柱,海拔1488米,全身石骨,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勢如“中天一柱”;飛來峰三面絕壁,巨磐蓋頂,如天外飛來,巍然壯觀;還有五指峰、天獅峰、迎真峰等,千姿百態。 洞府探秘天柱山層巒疊嶂,險峰崢嶸,而在其千米以上的高山地帶,有53處古洞,一洞連數洞,大洞套小洞,疊石成洞,自然成趣。如馬祖道人修煉的嘉平館,“大宋李柬之宿”仙人洞,還有蓮花洞、觀音洞等。但規模之宏大,結構奇特的首推“九天司命真君”的洞府——神秘谷。由峰巔墜下的巨石,無序疊置于峽谷之中,形成系列洞穴。洞中有洞,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洞相連。三宮(逍遙宮、迷宮、龍宮)十幾次進出,左彎右繞,上下迂回,時而步道斷蹤,時而別開洞天,莫測詭秘,行進中領悟“不能上時且往下,該低頭處就低頭,疑無路時又有路,須折腰時競折腰”的人生哲理,樂趣無窮。 皖河漂流在天柱山南麓,有一條如同綠綢翠帶般的河流盤繞山谷,這就是皖河,而其上游河段的白馬潭天險河是皖河漂流的黃金河段。天險河景區河段全長約七公里,沿途七處險灘,六處深潭。灘水動如脫兔、潭水靜若處子,河邊龜牛獅象等奇石栩栩如生。在天險河漂流,人坐竹筏上,如坐扁舟,先由船夫拉纖逆流而上,隨后即順流而下,跨灘越險。 在這里,你可以一邊欣賞周圍的青山秀水,一邊聆聽那原汁原味的黃梅戲山歌。這里的男女老少,人人張口就來。就連六十多歲的老船夫,挽著褲腳唱起黃梅戲《天仙配》,那一舉手,一投足,也極其到位。若游客有興致,還可以扯開嗓子與河邊洗衣的村民對對山歌。漂流完畢再嘗一嘗地道的農家宴更是盡興之舉。 天然博物館摩巖石刻即三祖寺附近山谷流泉、石牛古洞等處的石刻,其中石牛古洞石刻居多。在這條300來米長的河谷旁,東側崖壁和河床巨石,共鐫刻了自唐貞元以來,到民國年間的各種石刻近300方。其中唐李翱、宋王安石、黃庭堅的真書手跡,已屬罕有之品。而摩巖石刻的周圍綠樹成蔭,水聲潺潺,讓人想起當年文人墨客,對月飲酒,作詩享樂,自得林間的一份清閑。在石刻上,詩、文、題、記齊全,行楷、隸、篆、草俱備。此處不僅是考證1200多年間有關歷史的天然檔案館,又是直接瞻仰有關古代名家文采、書法的天然博物館。
關鍵字: 天柱山 安徽省 峰 漢武帝 潛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