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交通旅行民俗
交通旅行民俗是民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之一。天津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十分發達,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并有著地域特色明顯的交通旅行習俗。
鋼橋
鋼橋
為了便于水陸交通,浮橋被陸續改建為鋼橋。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最早的鋼橋在子牙河上建成,即紅橋,為空腹式鋼拱橋,民國十三年(1924年)毀于洪水,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重建。以后修建的鋼橋有金剛橋、金鐘橋、金華橋、老龍頭橋、金湯橋等。金鋼橋和老龍頭橋又分別于民國十三年(1924年)和民國十五年(1926年)重建為開啟式鋼橋,老龍頭橋后改稱“萬國橋”(今稱“解放橋”)。
陸路
陸路
天津的陸路四通八達,道路縱橫交錯,十分便捷。因天津河道蜿蜒綿長,加之租界地的設立,故其道路多是隨形而建,很少有正南正北正東正西之路。由此也形成了頗有特色的街道和胡同。
關鍵字: 天津 旅行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