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力圖召(小召)
席力圖召是呼和浩特市規模最大的寺廟,位于舊城東興旺巷,距離大召僅為100米。該處原是一座小廟,后經清代的重修與擴建,才成了現在的規模。 大經堂是席力圖召的主體建筑,金碧輝煌;大殿采用藏式結構,四壁飾以彩色琉璃磚,殿前立有康熙皇帝御制的“平定噶爾丹紀功碑;召廟的東南隅有一座白色的喇嘛廟,高15米,頗為雄偉。席力圖召是呼和浩特現存最精美的一座寺廟,每年還會在這里舉行佛會、跳“恰木等宗教活動,熱鬧非凡
席力圖召 位于呼和浩特市舊城中部。始建于明萬歷十二年(公元1585年)。后在清康熙、雍正、咸豐和光緒年間,經不斷擴建和修繕,成為呼和浩特地區規模最大的喇嘛教寺院,并掌握著這個地區的黃教大權。席力圖是蒙古語,首席或法座的意思,漢譯也寫作舍力圖召。席力圖召漢名近壽寺,為康熙所賜。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準格爾部貴族噶爾丹結沙俄出兵東侵,威脅著呼和浩特的安全。席力圖召大喇嘛率領六召喇嘛和蒙漢人民英勇抗擊噶爾丹的進犯,卓有成績。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皇帝親征噶爾丹路過呼市時,曾褒獎過席力圖召的僧眾。七年后,清政府在該廟樹立了用滿、蒙、漢、藏四種文字書寫的平定準格爾部記功碑。席力圖召建筑宏偉,布局嚴謹。召內大殿采用漢藏結合的建筑手法,別具一格。院內東側有一用漢白玉砌成的覆缽式白塔。四周繞以欄桿,建造精巧細膩。
關鍵字: 準格爾 呼和浩特 噶爾丹 席力圖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