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 海拉爾
夏日,呼倫貝爾是極美的
它將全年的精彩都一齊釋放出來了
乘著大巴從滿洲里去海拉爾,穿越這片呼倫貝爾大草原
與乘火車時看到的景象大不相同
一路上,風景如畫,宛如仙境
這,是我們最后的一片凈土啊
海拉爾靠近大興安嶺北麓
在蒙語里,海拉爾的意思是野韭菜,果然遍地
三山環抱
二水中流
呼倫貝爾是蒙古族的發祥地
也是東北諸多民族的搖籃
一代天驕
從這里走出
風水寶地,萬眾仰慕
白日,秀麗端莊
夜晚,流光溢彩
曲水流觴
旌旗飛揚
夜色中,是一只燈籠,還是一座燈塔
光陰荏苒
風云變幻
我們今天所見,太多的是仿制品
但有一個真實,還留著
日軍海拉爾要塞
日軍在東北有15個要塞,都在東部前沿陣地,唯有海拉爾要塞遠離邊境且獨擋西風
關東軍占領東北,只是它“北進”的第一步,下一個目標是蘇聯
蘇聯自然心知肚明,屢屢向日本建議締結互不侵犯條約,均被日本斷然拒絕,當時它狂得很
蘇聯意識到大難將臨,匆忙沿遠東邊境筑壘防御
日軍也隨之大興筑壘,一是為了永久控制東北,一是作為對蘇作戰基地,由此都是一線配置且以重炮為主
德日協定:以東經70度線為德日作戰分界線,小哥倆要把蘇聯一分為二
當海拉爾等第一批要塞完工后,日軍就接連在張鼓峰和諾門坎發動了兩次試探性進攻
豈料想,蘇軍舉全國之力,拼死反擊,日軍偷雞不成蝕把米
它被迫改變戰略,南下太平洋,蘇聯從此轉危為安
耗費巨大修筑的要塞群,已經失去作用
當蘇軍出兵東北之時,只要虎頭要塞的日軍與陣地共存亡,海拉爾抵擋了一下,其余都是不戰而降
硝煙散盡,郁郁蔥蔥
離北山陣地不遠,是西山公園
也是一個好去處
“沙埠古松”,聞名遐邇
樟子松,高大粗壯,樹蓋如傘,耐寒抗旱耐瘠薄
500年老松,胸徑一米
它們是生長在沙丘上的
你看那根,是樹干長度的2~3倍
如樁如柱
如爪如鉤
支撐起樹干
覆蓋大地
全不理會腳下是土是沙,枝舒葉艷,生機盎然
關鍵字: 內蒙古 呼倫貝爾 海拉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