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山巖畫
位于市區東10公里處,烏海市煤礦東南5公里的蘇白音溝西口北部峭壁上。蘇白音溝為東西走向,長約10公里,寬約400米,是通往伊盟鄂爾多斯草原阿爾巴斯蘇木的交通要道,來往車輛行人甚多。巖畫鑿刻在距溝底約5米的北部崖壁上,畫面呈淺黃色,站在溝底看得十分清楚。此處巖畫只有3組圖形,但卻十分生動。
位于烏海市海南區境內公烏素露天礦西南2公里,海勃灣發電廠東南4公里的雀兒溝內的山丘峭壁砂巖上。畫面內容為人體圖形、動物圖形等。動物圖1為2個動物個體,頭部相對,相交處上部有一大圓圈,三層圓中間一點,造型十分優美,筆者認為,這幅巖畫具有生殖崇拜之內涵,表示動物的繁衍意識。動物圖2為磨刻在一獨立巨石上,其畫面表現有羊、馬、犬等,并似有車輛巖畫的痕跡。該巖畫磨刻痕跡雖淺,但看得卻十分清晰。動物、人形圖表示幾個動物個體與一人體,人體雙腿橫向分開,從膝關節處向上彎曲,似為男性。
位于市區東北12公里處的烏蘭布和煤礦東南1公里的毛爾溝口的懸崖峭壁上,巖畫集中分布在南部峭壁上。毛爾溝系桌子山脈大峽谷之一,這里的巖畫也表現出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為古代游牧民族的祭祀之地。
位于市區北部10公里處(市區至烏海市煤礦簡易公路附近),距烏海市煤礦南1公里路旁苦菜溝內的峭壁上。巖畫分布從溝口開始,集中分布在南部白云巖峭壁上,北部峭壁有少量巖畫分布。
關鍵字: 烏海市 內蒙古 古代巖畫 桌子山